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走进纽约导学案

走进纽约导学案

  4*. 走进纽约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2. 学习和掌握修辞方法的运用。

  3.学习和掌握节奏急促的语言和句式变换的作用。

  学习重点:

  把握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修辞方法、句式变换的运用。

  学习难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文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

  一、 了解背景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有“美国的门户”之称。纽约市区人口732万,加上连在一起的都市及卫星城市,人口约1809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约828平方公里。分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丝、昆斯和里士满五个区。市中心在曼哈顿区,多摩天大楼,故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华尔街,位于曼哈顿区南端,长500多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为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

  百老汇大街,为娱乐场所集中地。市内还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研机构和艺术中心。

  纽约是重要的陆、海、空交通枢纽。地铁四通八达。肯尼迪国际机场名扬全球。

  二、合作学习,逐一完成以下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识记字词

  2.弄清结构。在书上分层,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3段):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稠密,但作者心向祖国。

  第二部分(第4段):纽约车水马龙,交通发达,生活节奏快。

  第三部分(第5段):纽约夜晚灯光如昼,万紫千红,纽约人的夜生活。

  本文通过描写纽约繁荣的景象,表现了纽约城的勃勃生机,也反映了纽约人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现实。

  3、边读边思考: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绘纽约的?(提示:平视、俯视和仰视)找出对应的段落,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板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仰视)俯首望去(俯视)环顾四周(平视)

  --------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4、填空。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描写的以下事物特点:

  事物

  纽约

  华尔街

  帝国大厦

  市贸中心

  纽约交通

  特点

  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大名冲天,全是沟壑

  如越过雪线 气温骤降

  寒气砭骨

  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五彩莲花(立交桥)

  ②请用文中两个词语来描述纽约人:拼命三郎 、 争分夺秒

  ③请找出表现作者心态的两个词句:我不属于纽约 、调整脚步

  ① 文中的语言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纽约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只有用快节奏的语言来表现,才相吻合。文中为了表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使用一连串短句。找出来,体会。

  如“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表现出纽约的喧嚣嘈杂。再如用“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勾勒出纽约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几字一顿,语句简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② 文中善于运用叠词、叠句、排比句等手法,加强气势与力量。找出来,体会。

  如“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高楼大厦耸立如群山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③ 文中大量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想象奇伟,意境雄浑,绘声绘色,将纽约的形象描绘得十分逼真,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找出来,体会。

  如文中开头将纽约的高大建筑物与街道,比喻为高山与沟壑。但其与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大厦相比,只似“一片蒿草”“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大厦,则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比喻贴切而新颖。此外,将万里长风比作“透明的长天巨龙”,将地铁的哐当声比作“地震”,将汽车比喻为争先恐后奔跑的“甲虫”,等等,都十分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