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化学新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化学新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opp整理 | 日期:02-17

导语:

  新的一轮以课程和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我们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今年暑假与开学前期,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澄迈县2012年化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学习后,我觉得新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化,明确化,方法化,也更符号学生的实际。

  从价值取向上看,改版后的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些许的变化。

  (一)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部分精英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提高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二)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加强评价改革指导。新课标从过去单一的期中考,期末考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转变为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学习后,我们今后教学应该怎么做?

  (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一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是这个道理。化学教学不应该过多求同,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体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一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内容意义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学会观察、试验、分类、比较等基本方法。

  (三)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化学课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化学教学评价正经历从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实际应用取向向科学素养的多元取向的转变。

  总之, 我认为首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也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智力开发和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力争与时代进步。

化学新课程教学反思总结篇2

  近几年来,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潍坊市的教学改革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我们安丘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我们从04年使用新教材,先后试用了人教版、鲁教版和沪教版三种版本的新教材,虽然连年换教材,给我们老师的备课、把握教材,精选习题等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却也为我们熟悉各种版本,进一步了解新课标的要求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适合于我们的中考备考,因为这几年的中考命题都存在一个兼顾各种版本的问题,即三种版本都有的知识点重点考查,个别版本没有的知识点简略考查。虽然各种版本都是按课程标准编写的,但编写的材料、结构、知识的排布却存在着许多差别,这是新课程所允许的,象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考查,因为这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历次考试都是考查的重点。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说的:“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没有说明用什么物质和装置。老人教是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人教新版是双氧水和高锰酸钾;鲁教版主要研究了双氧水,对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只是提了提;上教版是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制取;由于三种新教材都有双氧水,所以制取氧气就主要考查用过氧化氢的原理、注意事项、步骤及装置等,但由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高中经常用到,作为固体和固体用试管加热的常用装置,在初中也应该重点考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