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看望老人》说课稿
二、实践观察、自主探究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上你都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让学生了解路线图,知道从图上获取信息来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接着让学生自由充当其中某一位小朋友,怎样才能走到敬老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新课标指出:思考要有价值,合作要有实效,我们认为此处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目的明确时效性强。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选择口述去敬老院的行走路线,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学生完成书上62页的填空,指名完整汇报所填的内容。
通过小红到敬老院和邮局的行走路线,让学生说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白只知道方向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距离才能确定位置。教师相机板书:方向 距离,这时明确: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美国教育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所以本节课我们在初步了解路线图之后,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说:他们到敬老院谁
走的远,谁走的近?也可能会说:小红家到小刚家怎么走?等等问题,教师依据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的适时引导点拨,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真正做到了合作学习。
三、强化训练、及时巩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老师”。本节课设计了四道练习题,前三个以故事寻宝的形式把三道题整合在一起,先找藏宝图,然后找宝藏,最后把这个找到宝藏的消息送给小伙伴,可谓一环扣一环,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题让学生设计送信路线,颁发设计奖,既是给表现好同学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也是在求异思维训练的基础上对走法的优化。创设了这样生动有趣,富于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第四题选择了学生所在学校附近熟悉的地点,说出学校到这个地点的路线,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切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形成能力、总结知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此环节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是帮助学生将零碎、分散的知识内化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本节课的设计我们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但总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上课时可能还会生成许多新的问题,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谢谢大家。
教学目标:
1. 在知道地图上方向的基础上,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发展空间观念。
2.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3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方向的基础上,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此重难点的关键是教师不要把这部分内容作为知识点讲给学生,而要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