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二年级音乐少少少年教案

二年级音乐少少少年教案

  随机板书:喜欢音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年段的学生都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应该坚持一条理念:阅读教学要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就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

  (1)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句子,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选了哪句话?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聂耳喜欢音乐,为什么?

  (2)各小组选出自己组内体会最深的句子,由组长当众汇报交流,其他组员作补充。

  (3)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集体品味感悟重点词句。

  如重点句①:聂耳诞生在云南省玉溪县,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

  引导抓住重点词“非常”来领会。

  重点句②: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

  结合课文插图,引导抓住重点词“常常”“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以及表示动作的词“跑”“坐”“托”来领会。可以做一做动作,体验“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样子,想象聂耳专心的神态(样子),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领会聂耳听音乐的专注和入神。

  重点句③:抓住聂耳和师傅的对话。

  可以分角色读一读,读出聂耳渴望拜师学艺的那种诚恳、迫切的心情,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到聂耳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

  重点句④: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

  引导抓住重点词“独自”“站”体会聂耳对音乐的忘我之情。

  重点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聂耳的“全神贯注”。想一想,你在学习时遇到过“全神贯注”的人吗?可以说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从而深刻理解“全神贯注”的意义。

  3.再回顾课文,文章围绕聂耳喜欢音乐写了哪两件事?(板书:向木匠师傅学吹笛子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

  (这个教学环节是文章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补充合作学习成果,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尝试新型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读一读对话,做一做动作,说一说切身体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语言训练,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抓住表示动作的词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初步渗透围绕中心编排内容的写作方法等,努力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四、诵读全文,积累语言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2.我来摘一摘。

  好词:如“阴云密布、侧耳倾听、全神贯注、蒙蒙细雨、点点归帆”等。

  好句: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有特色的一句或几句话。

  (有意识地积累文本中有特色的四字词语,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不断地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

  五、读中思考,读写结合

  1.再次回归整体。朗读全文,思考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近聂耳,逐步加深对聂耳的认识。)

  2.说一说,你遇到过专心做一件事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的人吗?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情形写下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读写结合,抓住时机进行“小练笔”,逐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为三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如开火车、猜字游戏等,检查并巩固识字。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写在“自选词语”的小货车上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边读边思考,画出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句子。

  2、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