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篇8: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材分析

  重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具

  有关“近似数”的材料纸、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

  游戏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1. 考验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请学生来说一说

  新知呈现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 “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猜测

  3.学生进行简单记忆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4.师生总结方法::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巩固与拓展

  1.生活中的数学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2.练习:P79 4、5、6

  1. 先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共同订正

  3. 学生举例

  小结与达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请你说一说。

  学生尝试回忆本节课知识点

  并尝试说一说

  作业布置

  P80 8、9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例10

  10000是9985的近似数

  教学后记

  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学习效果好。

  篇9: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注意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探索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正确地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过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暖花开,小草钻出了地面,嫩嫩的绿绿的,那是春天的眉毛;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找春天,这时候正是春游的好季节。

  你瞧,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正去了,他们来到河边正要乘船过河了,在乘船过河的时候,他们发现并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2、老师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