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上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上教学设计

  3、有些问题可以一带而过,学生精彩的回答要大肆表扬,今天周优悠回答数小鸟的时候就说2个2个地数,已经会分群数数了,有乘法的基础在里面。

  4、一定要让孩子介绍自己数的方法。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5、同伴交流合作的时候,左右不分。

  6、一定要有积分奖励、物质奖励。

  篇4:人教版三角形教案_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三角形

  第一课时:(认识三角形)

  上课时间:3/10 累计课时: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自主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利用关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有趣的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其产生对生活的理性思维的数学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1、(由课前“考眼力”游戏中,不见了三角形导入)三角形躲到哪儿去了?哦!它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了,你找到了吗? (斜拉索和桥面形成三角形,桥柱和桥面形成三角形。)

  2、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三角形?(举例)

  3、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利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

  4、展示作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在汇报摆三角形时,说明每条线段都必须首尾相接,才能围成三角形。

  5、老师把它画到黑板上来,教学三角形的边、角、顶点,请一位同学上来指一指三角形的边、角、顶点,下面的同学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呢?请你们结合刚才做的三角形,同桌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6、我们知道了这些三角形的特征,那么我们就用这些特征来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用三根小棒围三角形。

  2、汇报。

  3、实践操作,探索发现。

  (1)(出示4种小棒)老师准备了这样4根小棒,请你任选3根小棒,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2)边操作边由小组长负责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表中。

  (3)小组讨论,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成怎样的关系?

  第1根长度

  (厘米) 第2根长度

  (厘米) 第3根长度(最长)

  (厘米) 能否围成

  三角形

  先由小组讨论汇报后得出结论。(出示结论)

  4、验证结论。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P24第2题。

  2、判断如果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①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②用长度为4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③要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还可以是几厘米?(讨论后回答)

  7厘米行吗?7厘米以上呢?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有几种方法?为什么?

  强调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总结延升:

  1、今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从中你又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2、展示各种运用三角形图片。生活中有如此多的三角形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就能发现三角形中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篇5:人教版三角形教案_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的高)

  上课时间:3/11 累计课时: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