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四、总结深化、活化知识
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五、研究性作业
1完成第30页的思考题。
2、试画自己家庭的住宅平面图,并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面积。
篇5: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学六年制小学 比例尺(课本第5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回设计师,请大家将我们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白纸上。(长8米、宽6米)
2、请画好的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有不一样的请你贴上来。
3、按大小分类。(讨论后说明随意画的长方形不是教室的平面图)
4、讨论:将这么大的教室画到图上你采用了什么办法?(缩小)。为什么这些图有大有小呢?
5、分别请同学说说自己画的设想。
6、在同学们贴上的纸上介绍图上距离、(画在图上的8厘米、6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同学们量出的教室的长8米,宽6米就是实际距离。同学们缩小的倍数就是你这幅图的比例尺。请你写上自己的比例尺。
7、板书课题。“认识比例尺”
二、新课展开
1、自学课文
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第56页,初步接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说明:我们所缩小的倍数,一般取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改写自己所画的图的比例尺。
2、出示中国地图(投影)
<1>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30000000
讨论:比例尺1:30000000表示什么实际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000000厘米)。
<2>观察这幅图的比例尺你还发现了什么?
(电脑演示放大效果)
介绍线段比例尺。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与数值比例尺比较。(线段比例尺操作性强的,便于估计)。
<3>你能从地图上大致的估计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吗?小组讨论、反馈。评价各种计算的方法。板书: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4>同学们,阳春三月正是春游的好季节,假如我们602班准备两天的行程出去旅游,请你设计一条合适的路线。(拿出自己准备的地图,四人小组讨论)
<5>小组反馈,评比优秀方案。
3、再次认识比例尺
<1>出示一个手表的零件,这些零件如果要你画出来,你觉得有什么困难。你有什么办法吗?
<2>电脑课件演示。
<3>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说说与一般的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4>根据讨论板书:
比例尺 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 如1:30000000
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 如200:1
<5>引导讨论要将钢笔或杯子的设计图画出来,你选择怎么样的比例尺?
补充板书:
把实际距离按原来的大小画出来,比例尺就是1:1
三、练习
1、(练习纸)课本p58。5
2、(练习纸),电脑出示:
上图是按1:500画成的,先测出图上长度,再计算梯形的实际面积。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篇6:比例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导入
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这幅中国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没有学生回答)
你们看见比这张大的中国地图吗?(看见过)
同样是祖国的版土,画出来的地图却有大有小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
过了会儿,一个学生说是按比例画的。
2、教师说明:看来画地图要用到比例。(板书:比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
二、动手画教室的平面图,学习比例尺的意义
1、我们也来应用比例绘制一幅图,已知教室的长是9米,宽是6米,请你画出教室的平面图。
2、学生画图
3、学生汇报画图的方法,老师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长:9厘米:9米=1:100
宽:6厘米:6米=1:100
长:4.5厘米:9米=1:200
宽:3厘米:6米=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