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课件
学生在撕和拼的过程中,每两个角之间总是有空隙,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论,从而我们又回过头来看前面量和折的方法,也是有很大的误差的,这时候,班若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用三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不太准确的,我觉得书上的结论是错的。
这个疑问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对我来讲也是如此,学生虽然能理解误差是不可避免存在的,但是很难正视这个问题,所以对教科书上的结论产生了怀疑,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获得一个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在180左右。
学生的思路在不断地深化,他们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令我感动,那么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呢?我思索着。
一张长方形纸的启示
教室里有片刻的安静,怎样准确计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怎样启发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去获得结论呢?当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一个台阶,让他们接着走下去。
我手拿一张长方形纸,提醒学生一个直角是90,这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那么它的内角和是360,这个长方形纸可以折成 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从中可以知道什么?
片刻后,学生欢呼,立刻悟到可以计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发现让学生兴奋,我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得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只有这样才能验证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已经放弃了预先设计的让他们做一些基本练习的想法,而是放手让他们进一步探索。
放手后的精彩
学生研究5分后,居然做出来了,虽然只是个别学生,我还是很兴奋。
李佳辉:我们可以沿锐角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这样就把一个锐角三角形变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多了四个角,其中两个是直角,两个是锐角,两个锐角其实就是原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这样就等于多了两个直角,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180-90-90=180。
李佳辉在展台前边算边讲的时候,学生不断地点头,表示理解,全班学生出现了恍然大悟状。
老师,我们知道了,钝角三角形也是如此计算的。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只要验证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行了。
老师,书上的结论是对的。
老师,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老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在学生的欢呼声中,我明白学生真的懂了,不需要我再说什么了。
聆听着学生提出的问题,看着他们把问题存在问题银行里,满脸洋溢着的快乐和幸福,我想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对数学的一种热爱。
最想倾诉的几个问题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干什么?
经常会看到,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会边走边不停地提示学生干什么,怎么干。其实,这个时候教师的提示对学生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不仅影响学生的思路,还会干扰学生的学习状态。
我想,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的是快速浏览每个小组,看看每个小组的问题所在,帮助每个小组排除学习的障碍,然后找到最需要你帮助的小组,参与到这个小组的学习中,了解学生的状态,为后面的交流做好准备。因为在几分的交流时间内,教师不可能每个小组都照顾到,但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使每个小组有解决问题的思路。
2、当学生的认知和原有的经验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在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让学生去研究和探索,然后获得结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情境下,会有很多情况出现,如果我这样做了,我的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如果我这样做了,我可能会偏离我的教学设计,学生的问题可能会让我不知所措等。
其实,在课堂中,这是进行教学的最好契机,抓住学生最核心的问题,重组我们的课堂思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讨问题。我想,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的,教师要勇于放手,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比如,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时候,学生一直没有想到要验证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只要验证按角分的三类就行了。教学时,我一直想提醒大家,但是总是不甘心,希望学生能自己去体悟,最后学生悟的不错。我想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