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词导入,明确目标。

  多媒体播放刘和刚的《父亲》音乐视频,请生谈感受,师相机导入。(板书课题、作者)

  (屏幕显示,生齐读学习目标)

  说情节——了解故事内容。

  评人物——理解父亲形象。

  表真情——体会细节力量。

  (设计意图:音乐视频导入为本课学习营造了教学情境,伴随着老师深情的陈述学生走进文本,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上课伊始,导出目标,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心中有数,明确学习任务。)

  二、自主探学,感知形象。

  1、字词学习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觉得文中哪些字词值得我们注意?(请生上台书写)师追问:你为什么把这些词写出来呢?并对生的回答做出点评,最后从同音、形似、多音等方面进行小结。)

  ɡān ɡà xián dànɡ

  尴 尬 涎 水 凹 凼

  (设计意图: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词学习的注意点,学生可以自学少量的生字词或易错字、音,因此,可以训练他们的自学能力。)

  2、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明确:父亲造高台阶的房屋。(板书)

  (设计意图:此题目的在于培养孩子感知课文并概括情节的能力,并传授给他们最简练概括情节的方法:人物+事件)

  3、父亲为什么要建一座高台阶的房屋?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

  (设计意图:意在训练学生把握文意和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小结过渡:高台阶就意味着高地位,由此可见,父亲追求的不仅仅是一座高台阶的房屋,他追求的是一种有地位的、受人尊重的生活。(板书:有地位,受尊重)那么,在你的心目中,他还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下面句式说话。

  4、这是一位 的父亲,因为(用文中句子)。

  (分析后,依次板书父亲的特点)

  方法指导:圈点批注法。(屏幕显示)

  (设计意图:教学中主要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句子,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

  三、合作研学,解读主题。

  1、刚才从一些细节里我们读到了一位勤劳、节俭、谦卑、要强的父亲,那么,在造台阶过程中他会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19—21自然段,思考:

  “我从 ,读出了父亲 的心理。(屏幕显示)

  师抛砖引玉:我从“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读出了父亲激动的心情。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追问:造好台阶后的父亲真的能高兴起来吗?从哪里看出?

  (设计意图:小说没有直接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细节描写来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 品读细节,不仅了解作者的构思技巧,还学会解读小说的方法,以期收到较好的效果)

  2、作者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用意何在?

  (小组交流,师引导)

  明确:赞美父辈精神,同情父辈艰辛,关注父辈命运。(板书:赞美 同情 关注)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深刻解读父亲形象,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3、小结:

  文中写了一个父亲,可他又是许许多多个父亲的代表。他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只为了盖一座新屋。或许,父亲们的愿望在儿女们看来并不耀眼,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父亲们血管中流淌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正是撑起我们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老苦了一生的父辈,能尽享这份收货与喜悦!

  四、检测评学,进行微写作。

  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读懂了故事和人物,我们还要有自己的体验与感悟。父亲之所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功劳在于李森祥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板书:细节)生活中感动你的细节肯定很多,请用以下提示写一段话。

  (屏幕显示)最难忘的是父亲(或其他成员) 的时候,记得 (细节描写)。面对父亲(或他人),我要说 。

  (生展示后,点评。)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体验生活,养成收集生活素材的习惯,培养他们通过人物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意识。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完整流畅自信的表达。点评环节也能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