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标说课稿
三、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精神和培养创新活动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初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发现、操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猜想、验证、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
此外,本节课我还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联系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由最邻近的知识去向本节课迁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独立探讨、主动获取知识。
总之,本节课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力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篇5:初中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法、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基础上,由图形的面积引出本节n的内容。在前面一节学生已学过“平方差公式”,而这一节n继续探索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不仅在整式乘法运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分解因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二次函数等有关内容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a+b)2=a2+2ab+b2的几何背景,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推导公式(a±b)2=a2±2ab+b2和对公式的正确理解是本节n的教学重点,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是本节n教学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1、在知识掌握上,前面,学生已学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特别是已有推导平方差公式的基础,再推导完全平方公式不是很困难。但是对于几何图形如何用代数来表示,从而表示图形的面积,学生会有一定困难,另外,在运用公式时,对公式中a、b的理解,对“和”“差”符号的区别也会有些障碍。
2、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对数学课有一定的兴趣,爱发表见解,但是学生好动,注意力有时不集中,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图形的直观形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培养他们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策略
1、学生已经有多项式乘法的基础,前面又有了推导平方差公式的经验,所以,本节课主要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教给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的学习方法,教学中利用板书和例题向学生提供较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设计
㈠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
1、前面我们学过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请计算:
①(2x+3)(x-2)=
②(2x+3)(2x-3)=
找学生口述,老师板演。
2、刚才的第②小题,同学直接得出正确结果。运用了什么公式?正确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回答)。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平方差公式,符合这种类型的多项式乘法运算很简便,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新的公式。
引出今天的课题。
㈡教师引导,推导公式。
1、教师用幻灯片演示教科书第33页第引例,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图片中的图形面积可分为几部分?它们都是什么图形?每部分面积是多少?整个图形面积如何表示?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最后在班级交流,由各组推举代表,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统一同学们的意见,确定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