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

  4、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吗? “来吧,„„” (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六、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板书设计

  1、穿上节日的盛装,热情准备节日的饭菜。 不惧恶势力

  2、斗牛。 火把节

  3、摔跤勇敢坚强

  4、点燃火把 不屈不挠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火把节》(板书:火把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火把节》是S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以“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主题展开。 《火把节》是一篇以场面描写为主的记叙文,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 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 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3. 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三、说重点难点

  由于课文向我们展现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一盛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更感受到了彝族人勤劳勇敢、热情豪放、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场面的热烈,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我把速读课文第三部分,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以新课程标准以读促讲,自主感悟的理念为指导,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为:

  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俩个板块,体会俩种情感,一是学习火把节的热闹场面,体会节日的愉悦和彝族人的热情,二是学习火把节的来历,体会彝族人勤劳勇敢,不屈不饶的精神。 我所要讲授的是《火把节》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课的基本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品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通过上节的预习课,你们一定收获不小吧!现在就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吧!(此处我请几位学生依次上台当小老师,书写本课中容易出错的字与音,其余学生边读边检查板书的同学书写是否正确).此导语以学生对话展示学习成果为主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学生互批校正字词,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环节2:根据文章脉络向旅游者介绍彝族的火把节 请三名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根据文章脉络,到讲台上向老师和学生做介绍。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用有针对性的语言相机点拨,例如:彝族的导游们,我又来了,你们欢迎我吗?你们为我准备了什么?可爱的导演们,有哪些活动可以让我参加或者让我欣赏?你最想介绍给我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当导演们介绍完毕,学生给导游以评价,或对导游所说加以补充。接下来,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火把节的准备和场面两部分内容。此处,主要以学生小组说为主,给学生充足时间,让他们把课文吃透,激发学生想表达的欲望。最后,学生汇报在小组内学到的知识或质疑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介绍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