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词赏析
- 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 [详细]

- 王粲《七哀诗(其一)》诗词赏析
- 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 [详细]

-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诗词赏析
- 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 [详细]

- 李清照《一剪梅》诗词赏析
-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玉簟:精致的竹席。雁字:大雁在空中排成的行列像字一样,这里也有盼望大雁捎信来的含意。 [详细]

- 汉乐府《上邪》诗词赏析
-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上邪:天 [详细]

-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 马瘦无力,人贫不风流,是内因决定了外因。人要风流,要有尊严,必须先解决自身的贫困,才能在人群中直起腰说起话来。劳动创造一切,在现 [详细]

-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又名杜宇,杜鹃,传说为蜀国望帝所化,此鸟暮春苦啼,犹言: “不如归去!”直到口中啼血。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 [详细]

- 子可教不可滥教,女可爱不可溺爱。
- 现在许多家庭教育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溺爱与滥教并存,家长们 “因材施教” 的少了,盲目地追求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多了; 慈爱的少 [详细]

- 小康不在家富有,风流不用着衣多。
- 这里的 “衣多”、“富有”都是指的物质生活。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 [详细]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评析】 该句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孔子的这句话是对专业化分工的一个说法。人只有专事自己的优势,才能发挥最 [详细]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后世遂用 “一鸣惊人” 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评析】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 [详细]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 民间谚语。其意是: 人们的实践是其智慧的源泉。 大脑的智慧来源于实践,又是对实践高度的总结和最佳的选择。 [详细]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出自唐代韩愈 《原道》: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详细]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出自 《后汉书・班超传》: “超曰: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评析】 学习该句有这样一个典故: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 [详细]

-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 【评析】 人类社会特别是法制社会,处处是规矩。社会的规矩就是宪法、法律和一切政策条例等 [详细]

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