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导语:

  B.以纳兰性德为代表的“京华三绝”,虽然没有公开结成文学流派,但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道路是相同的,也可以作为一个流派看待。

  C.“清末四大家”的作品是清词即将衰落之前的颇可称赞的佳作,四人之后清词也就乏善可陈、寿终正寝了。

  D.阳羡词派对清代词风的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秉承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词为艳科”转变为关注民生疾苦、家国之痛,从内容的深厚和广博上提升了词的格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浙西词派的宗主朱彝尊,他的词风格多样,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多有足以传世的不朽篇章。

  B.龚自珍、项鸿祚、谭献等人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可以作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史书来读,所以被称作“词史”。

  C.虽然宋词成就斐然,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但只有到了清代,才把词提到与“经”“史”并驾齐驱的地位。

  D.云间词派标举南唐、北宋词,标榜天机自然的高浑境界,追求典雅婉妍的风格旨趣,写出了一大批反映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的佳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25分)

  周洪谟,字尧弼,长宁人。正统十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博闻强记,善文词,熟国朝典故,喜谈经济。

  景泰元年,疏劝帝亲经筵,勤听政,因陈时务十二事。再迁侍读。天顺二年掌南院事。宪宗嗣位,复陈时务,言人君保国之道有三:曰力圣学,曰修内治,曰攘外侮。帝嘉纳焉。

  成化改元,廷议讨四川山都掌蛮,洪谟上方略六事,诏付军帅行之。进学士。寻为南京祭酒。上言南监有红板仓二十间,高皇后积粟以养监生妻孥者,宜修复。帝允行之。母丧服阕,改北监。十一年,言士风浇浮,请复洪武中学规。帝嘉纳,命礼部榜谕。崇信伯费淮入监习礼,久不至。洪谟劾之,夺冠带,以儒巾赴监,停岁禄之半,学政肃然。先圣像用冕旒十二,而舞佾豆笾数不称,洪谟请备天子制。又言:“古者鸣球琴瑟为堂上之乐,笙镛柷敔为堂下之乐,而干羽则舞于两阶。今舞羽居上,乐器居下,非古制,当改。”尚书邹干驳止之,洪谟再疏争。帝竟俞其议。

  迁礼部右侍郎。久之,转左。以蔡《传》所释璇玑玉衡,后人遵用其制,考验多不合,宜改制,帝即属洪谟。洪谟易以木,旬日而就。十七年进尚书。二十年加太子少保。二十一年,星变,有所条奏,帝多采纳。弘治元年四月,天寿山震雷风雹,楼殿瓦兽多毁。洪谟复力劝修省,帝深纳之。洪谟矜庄寡合,与万安同乡,安居政时颇与之善。至是,言官先后论奏,致仕归。又三年卒,年七十二。谥文安。

  洪谟尝言:“士人出仕,或去乡数千里,既昧土俗,亦拂人情,不若就近选除。王府官终身不迁,乖祖制,当稍变更。都掌蛮及白罗罗羿子数叛,宜特设长官司,就择其人任之,庶无后患。”将殁,犹上安中国、定四裔十事。其好建白如此。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二周洪谟传》)

  公,蜀人也,治《书》,年二十六未娶,少有奇质,历官翰林,专心问学文词简直有理致尤熟国家典故议论建白缘饰吏事应对宾客为卓尔不群之才为天下儒宗,稽古礼文之事多所建明,于邦礼之任,可谓克称而无负者矣。国朝以来,既居显位,有文名,而又深于经术者,一人而已。

  (节选自丘濬《赠礼部尚书周尧弼致仕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熟国朝典故,喜谈经济 经济:经世济民。

  B.疏劝帝亲经筵 疏:疏导。

  C.命礼部榜谕 榜谕:张榜晓谕。

  D.乖祖制,当稍变更 乖:违背。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专心问学文词/简直有理致/尤熟国家典故议论/建白缘饰/吏事应对/宾客为卓尔不群之才/

  B.专心问学文词/简直有理/致尤熟国家典故/议论建白缘饰吏事/应对宾客为卓尔不群之才/

  C.专心问学/文词简直有理致/尤熟国家典故/议论建白/缘饰吏事应对/宾客为卓尔不群之才/

  D.专心问学/文词简直有理致/尤熟国家典故/议论建白/缘饰吏事/应对宾客/为卓尔不群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