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格德哇行记阅读答案-阿来
导语:
在高海拔地带,不超过五千米高度,我向来不觉得呼吸困难,现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却感到喘不上气,有窒息之感。找一块平整点的岩石坐下,我伸手抚摸面前出自墓葬的石头。这些石头风化得很厉害,手指滑过时,能感觉到有棱角尖利的沙砾沾在了指尖。下意识用力,是想让尖利的沙砾扎破手指引起一点真切的痛感吗?但沙砾在我的指尖粉碎了。
世界无声,山峙水环。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刚出发探访莫格德哇时的夏牧场的景色进行了描绘,呈现出和谐静谧的氛围特点,富有清新自然的气息。
B.文章第三段描写了别样的河源区景色,作者行走在河源区的沼泽之中,产生了地阔天低、思接万里的激荡情绪。
C.作者触摸山上赭红色的岩石时产生了无限感慨,主要是因为这些岩石色彩鲜明、纹路多样而清晰,富有生命力。
D.作者根据似乎是人工平整过的平地及其周围的残墙痕迹、山上被盗空的墓葬群等,推测莫格德哇曾是某个族群中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行文,叙述了探访莫格德哇的经过,描绘了一路上所看到的景色,并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B.文章引用“元朝皇帝曾派专人勘察河源”的史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又彰显了作者的文化底蕴。
C.文章对莫格德哇碑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描绘,盛开的花朵与莫格德哇遗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尽显历史沧桑之感。
D.文章结尾的“世界无声,山峙水环”简洁凝练,又极有意蕴,既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又将作者的沉思状态融于其中。
8.文中叙写了大量作者对莫格德哇相关历史的联想,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文中说“现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却感到喘不上气,有窒息之感”,请结合文本探究“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6分)
答
6. C 【关键能力】理解作品相关内容。
【选项分析】“主要是因为这些岩石色彩鲜明、纹路多样而清晰,富有生命力”错误,根据文中的“曾经的岩层破碎⋯⋯裸露在了蓝色的天空下面”和“手指滑过时⋯⋯但沙砾在我的指尖粉碎了”,可知作者触摸岩石时产生了无限感慨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岩石所代表的自然与历史的深沉与沧桑。
7. A 【关键能力】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
【选项分析】“文章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行文”错误,根据文章中的“一开始出发”“路蜿蜒向前”“继续上路”“车下到另一道宽谷中”“走到孤山脚前”等内容,可知文章是以时空变化为线索行文的,而不是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行文。
8.①与开头“送行的人强烈建议”和“华尔丹兴奋地说那地方确实值得一去”相互照应。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既使文章的叙述产生波澜,表达更为生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增强莫格德哇的神秘色彩,强化其历史地位,引发读者的历史思考,彰显了文章主旨。(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①莫格德哇作为曾经某个族群的中心,既无史籍记载,也没有民间传说提到,这使“我”产生巨大的历史喟叹。②莫格德哇这个曾经某个族群的中心,只留下这么片平地和一道残墙,不由得令人感叹与惋惜。③莫格德哇曾经的古墓也早已被人盗掘一空,只能偶尔见到一点破碎的陶片,这令“我”感到无比痛心与遗憾。(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