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与笛子哪个好听阅读答案-程多宝
导语:
二胡与笛子哪个好听
程多宝
那一仗让人欲哭无泪,眼睁睁地看着李老兵与那把他心爱的二胡,几乎被日本山炮炸成齑粉……如水的往事伴着一路风雨,从二娃的心窝窝流淌而来:当初,李老兵和他的二胡,是不是被自己的笛声吸引过来的?
当时,李老兵拉了一支《松花江上》,二娃听完曲子直发呆,想哭,想喊,想找个日本兵打一架。“李老兵,你看你啊,就凭这两根细弦,还有一根琴弓,拉出的声音居然比女人半夜的哭声还让汉子们坐不住。”
自己吹的笛子,好比牧童喊山;李老兵拉的二胡,那就是女人哀泣。那种让人一听就想为普天下女人复仇的声调,二娃怎么也吹奏不出来。
“二娃,别较真了,不是二胡与笛子哪个好听,重要的是你为谁吹、我为谁拉。”李老兵补了一句,“也不是你讲的什么笛膜不好,只是你没有吹出那种仇恨,你只是‘短笛无腔信口吹’。"
那个漆黑的夜,李老兵他们准备夜袭日本兵的一个据点,二娃悄悄地跟在后面。那场仗太惨烈了,天空一度红到了下半夜。夜袭的那个排几乎被打散了架子,排长没了,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李老兵被炸飞,只剩了点念想——那根琴弓还在。
接替排长职务的是王老兵。王老兵咬牙切齿地说:“二娃,给大家吹一段,送一程大老李。也让这大山听清了,这一笔笔血债,是狗日的小日本欠下的。”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伴随着二娃振奋人心的笛声,休整的八路军战士振臂高唱。王老兵抬手抹了抹泪:“二娃,大老李跟你一样,家园让日本人糟蹋了,日子没法过了,为了报仇参加了八路军。这根琴弓,我们先替大老李收好,等到赶走了小日本,找到他的家人,还给人家一个念想。”
要是能弄来一把二胡,岂不更好?二娃觉得,自己吹奏的曲调,还是不如李老兵拉得好。他正寻思着,王老兵看出来了:“会有的,以后咱们缴获小日本的。等搞了一把像样的二胡,就当作战利品祭奠大老李!你问我二胡与笛子哪个好听,我也答不出来。只有胜利者正义的欢呼,才是最好听的曲子。”
“二娃,也难怪你听不明白。你还小,又没上过学。要不是这群恶狼一样的侵略者,你怎么会从小没了爹娘?怎么会没书可读?又怎么会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扛枪当兵?”王老兵冲他握紧了拳头,“从今天起,我是你大哥,绝不食言!”
王老兵还是食言了。
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王老兵与几个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二娃,知道你心痛,笛子,等等再吹。”这次接替王老兵抚慰二娃的,换成了张老兵。几仗下来,张老兵成了二娃的连长。据敌后武工队送来的密报,鬼子的一个小队一大早下乡抢粮,那座炮楼兵力空虚。张老兵决定立即端炮楼拔“毒刺”。送情报的说,炮楼里关押了几个年轻农妇,在女人们一阵阵呼天抢地的哭声中,还夹杂着这群豺狼拉出的二胡声,拉的像是一支思乡的曲子。
“畜生,‘三光政策'无恶不作,还有脸想家?”从来不说一句脏话的张老兵这次憋不住了,“二娃,你跟着突击排。等老子缴获了那把二胡,你先拉上一曲。拉什么曲子?听好了,就这首——《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还有,带上笛子,再吹一个《保卫黄河》。"
那场神不知鬼不觉的奔袭战,如果不是因为二娃出了意外,倒也大获全胜。炮楼残骸吐着黑烟,像竖着一根粗粗的黑狗尾巴,赶回增援的鬼子小队目瞪口呆。此时的张老兵他们早就撤退进山,一路却没了胜利的欢快心情。
直到浅浅的土坑挖好之后,张老兵这才放下背了一路的二娃。
二娃似乎睡着了,做的是那种永远不会醒来的梦。他的眉头紧锁着,似乎还在想着这么多日子里一直在想的问题:二胡与笛子哪个好听?
一捧捧黄土掩埋了二娃惨白的脸,放声大哭的张老兵这才想出了答案,可是二娃再也听不见了:二胡与笛子,真的说不上哪个好听;如果真要分个高低,那就看或拉或吹的那个人,哪个有国仇家恨,或者说是为谁演奏。
二娃被炸飞的那一幕,让张老兵泪眼蒙眬铭心刻骨:他们解决了炮楼的守敌之后,发现内侧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把二胡,上面系着一根飘曳的红绸带。搬来梯子后,眼看一伸手就要摸到那把二胡,“轰隆”一声巨响,二娃连同梯子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