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考古学的文化遗产观》阅读答案-李梅田

《考古学的文化遗产观》阅读答案-李梅田

导语:

  A. 脱胎于金石学的中国考古学,担负着挖掘与阐释、共享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

  B. 后世宫廷常悬挂欹器作为帝王的警示之物,这体现了古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推崇。

  C. 北宋兴起了一场诠释古礼的复古运动,其中代表成果是《三礼图》和《考古图》。

  D. 欧洲知识精英曾将古物当成古典文明价值观的载体,从中寻求人文价值及其传承性。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D.曲解文意,“比传世文献更可信赖”有误,原文“把古物当成了比文本更可信赖的人文知识来源”是主观认识,古物不一定更可信赖。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中心论点是传统金石学孕育了中国考古学”概括中心论点有误,第一段“中国考古学孕育于传统的金石学……但金石学产生和发展的动机是对金、石等古物中人文价值的探索”,注意语义重点应该是转折后,论点是“金石学产生和发展的动机是对金、石等古物中人文价值的探索”;

  B.“旨在论证‘欹器’是件具有特殊寓意的礼器”说法错误,原文为“在金石学萌芽的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家就十分重视古物中的人文思想……《荀子》记载了一个孔子与‘欹器’的故事”,引用《荀子》是为了论证“儒家思想家就十分重视古物中的人文思想”;

  D.“对比论证”错误,原文为“与中国古代的金石学类似,作为欧洲考古学前身的古物学,其最初的动机也是寻求古物中的人文价值及其传承性”,不是对比论证,是横向比较。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其中代表成果是《三礼图》和《考古图》”说法错误,原文为“宋初颁行《三礼图》,但‘未必尽如古昔’,于是兴起了以古器物来诠释古代礼制的热潮”,可知《三礼图》在“宋初颁行”,产生在复古运动前,不是运动成果。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