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北爱(节选)阅读答案-老藤

北爱(节选)阅读答案-老藤

导语: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语句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其本意是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这两句诗表现出屈原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勇气和决心,体现出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矢志不移的高贵品质。结合原文“父亲远离这个行业几十年”“这是三本各种新型飞机技术特点的笔记”可知,父亲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探索关于飞机制造的知识,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所以这两句用在这里是为了表明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父亲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探索,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思是在沉舟的旁边,成千的船只飞驰而过,在病树的前头,成万的树木在春天里成长。诗中是作者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仕程失意介怀,表现为一种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结合原文“你知道我最近在做什么?有家科研所请我参与研制水上飞机,我答应了,想不到在退休后会重返老本行”可知,用在这里是为了表现父亲对实现理想的乐观豁达襟怀,说明父亲认为将来一定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二首》,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父亲将这两句古诗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是对自己实现理想的勉励,更是最高端的自信体现。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要探究主人公是谁,应该从人物在文章内容、结构、主题等角度的所起作用程度来判断,言之成理均可。

  比如认为是苗青:

  从结构上看,由文本“苗青从来不缺礼物,她收到的礼物大多来自父亲。从小学开始,每年生日当天她都会收到父亲的礼物——一个别致的飞机模型”“现在临近毕业,择业去向成了一道必答的难题。苗青面前有两条路”“第二天一早,她说自己已经做出决定——去东北”等内容可知,这篇文章是以苗青从小收到父亲的礼物到毕业后选择职业为线索来构思行文的,苗青才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人物;

  从写作技巧上看,小说在塑造苗青这一主人公时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结合文本中间段落来看,文中的确是详细记述了关于父亲的身份、经历以及未实现的梦想等内容,且叙述的笔墨颇多,但这些内容都是为了对文末“不论有多大的不适应,我都拿定主意,听从导师的建议,去东北!”这一苗青最后的选择进行衬托,父亲起到的是陪衬作用;

  从标题上看,小说的标题是《北爱》,其含义是北方之爱,即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奔赴东北,奔赴梦想。结合文本“鲲鹏机械厂本来是造飞机的,因为计划调整,只能转产生产冰激凌机。……后来父亲选择了离开,从沈阳回到家乡武汉工作。虽然不再搞飞机,但父亲的飞机情结依然没有消解,心心念念的还是他‘一个人的计划’”“‘不论有多大的不适应,我都拿定主意,听从导师的建议,去东北!’苗青又重复了一句”可知,父女二人都是为了制造国产飞行器这一理想而努力奔赴,但父亲因为时代等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而苗青在最后的选择能够让自己如愿,所以以苗青为主人公更加贴合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