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北爱(节选)阅读答案-老藤

北爱(节选)阅读答案-老藤

导语:

  ④第二天一早,她说自己已经做出决定——去东北。

  父亲站在那里凝视着她半天说不出话来。

  “不论有多大的不适应,我都拿定主意,听从导师的建议,去东北!”苗青又重复了一句。

  父亲和母亲相互看了一眼。母亲摇了摇头,父亲则一字一句地说:“从今年开始,你的生日我不送礼物了,我等着你送我一件大礼,你知道我想要什么。”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由苗青每年都会收到父亲充满神秘感的飞机模型作为礼物,自然引出父亲的身份和苗青的工作去向难题。

  B. 当苗青从母亲口中知道“爸爸在东北有条尾巴”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飞机设计专业,只是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

  C. 由于八十年代鲲鹏机械厂放弃了飞机制造,几十年后,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我国依旧缺少设计飞机的人才。

  D. 面对女儿“去东北”的决定,父亲既激动又期待,并未言明“大礼”看似留有悬念,但十九架飞机模型已表露无遗。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父亲的话不仅写出他的幽默,衬托出其对设计飞行器的热爱,也使文中多次引用诗歌显得合情合理。

  B. 句子②中引用孔子的话“时也,命也”,体现了父亲生不逢时、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

  C. 句子③中的江峰是一位为了金钱而放弃专业的怯懦者,他的出现不仅和苗青形成对比,也使小说情节出现波澜。

  D. 句子④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时又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能让人感觉到苗青的郑重和坚决。

  8. “苗青一本本翻看,不看则已”这个段落,写到“三句古诗很常见,但用在这里意味不同”,请结合上下文说明三句诗各自的意味。

  9. 关于本文主人公,同学们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苗青,有人认为是父亲,你觉得呢?请选择自己的观点,并从三个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

  6. D 7. C

  8. 第一句,出自屈原的《离骚》,意思是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这里说,父亲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探索,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第二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诗,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只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这里说,父亲对实现理想的乐观豁达襟怀,认为将来一定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

  第三句,出自唐代高适的诗,表达了父亲对实现理想的勉励,更是最高端的自信体现。

  9. 示例

  我认为是苗青,因为:

  ①整篇文章以苗青从小收到父亲的礼物到大选择职业这一线索来写;

  ②文中虽然对父亲的描写笔墨颇多,但是都是为了衬托苗青最后的选择;

  ③从题目《北爱》来看,父女二人为了同样的一个理想,父亲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而苗青如愿,贴合题目。

  【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A.“自然引出父亲的身份和苗青的工作去向难题”错误,文章开头由苗青每年都会收到父亲充满神秘感的飞机模型为礼物,自然引出父亲的身份,但并没有引出苗青的工作去向难题。

  B.“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飞机设计专业,只是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错误,由原文“母亲说你爸爸在东北有条尾巴呢,但苗青还是不明白”等内容可知,苗青并不是在从母亲口中知道“爸爸在东北有条尾巴”后,就毅然决然地选择飞机设计专业,且苗青选择飞机设计专业是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而不是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

  C.“由于八十年代鲲鹏机械厂放弃了飞机制造……我国依旧缺少设计飞机的人才”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参与水上飞机研制能发挥多大作用呢”可知,我国依旧缺少设计飞机的人才是因为知识更新如此之快,而不是因为八十年代鲲鹏机械厂放弃了飞机制造。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分析鉴赏能力。

  C.“江峰是一位为了金钱而放弃专业的怯懦者”错误。由前文中“江峰说能有机会设计飞机当然好,但前面几届学长比我们厉害的有许多,哪一个成功了?飞机不仅是烧钱的行当,还是国家行为,需要大进大出,目前商用飞行器被西方大国垄断,想有所作为很难”可知,江峰放弃专业并不仅仅是为了金钱,还有很多客观的现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