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张公讳英》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张公讳英》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8-19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公讳英字敦复,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上始选儒臣置左右。设南书房,命公入值,赐第西安门内。当是时,三番扰乱。凡战陈兵饷方略一皆取断宸衷。而上尤勤学问,故事经筵有常期。上日御乾清门听政,后即适懋勤殿召儒臣讲论经义无期。时公率晨入暮出,暂退辄复宣召,或辍食趋宫门,小心慎密,久之,上益器重。每巡幸辄以公从。一时典诰之文多出公手,迁翰林学士。充经筵讲官。迁工部尚书,再调礼部。公自跻卿至典秩宗,皆兼掌院学士并管詹事府。寻坐不祥审编修撰拟谕祭都统佟国纲文引用悖谬。罢尚书,仍管翰詹教习庶吉士。三十一年复职,先后充《国史馆方略》、《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总裁官,三十六年会试正考官。再乞休,不允。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主知立朝数十年未尝一日去上左右介特内含绝远权势虽异趣者莫能媒孽其短。上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也。

  公为人淡静寡欲,自□壮盛,即有山林之思。四十年冬,遂请告归。濒行,赐宴畅春园。公既归里,冬日城居,自余三时多在龙眠双溪间,自是徜徉山中者。凡七年,为《聪训斋语》、《恒产琐言》,教子弟以务本力田随分知足之义。四十二年,圣祖南巡,迎谒行在至江宁。上将返跸,□公再留宿。是时总督阿山愈加钱粮耗银供南巡。江宁知府陈公鹏年持不可。总督既积怒知府素强项,欲□是以罪,供张故不办,扈从王大臣及侍卫多言知府诽谤巡,罪不赦。及公见上,盛称鹏年,总督意沮,陈公得免罪,反以是见知,竟为名臣。四十七年薨,年七十有二。赐祭葬,谥文端。

(选自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八,有删改)

  张文端公老家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选自姚永朴《旧闻随笔》)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上尤勤学问,故事经筵有常期故事:旧例

  B.再乞休,不允休:退休

  C.教子弟以务本力田随分知足之义务:从事

  D.总督既积怒知府素强项强项:强横

9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总督阿山与江宁知府陈鹏年有旧怨,陈鹏年是正直的大臣,“强项”应该是褒义词,“刚正,不为威武所屈”之意。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自□壮盛②上将返跸,□公再留宿③欲□是以罪

  A.其为于 B.其为因 C.以 而于D.以 而因

10.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①句应为“其”,代词,他。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主知立朝数十年/未尝一日去上/左右介特内含/绝远权势/虽异趣者莫能媒孽其短/

  B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主知立朝数十年未尝/一日去上/左右介特内含/绝远权势/虽异趣者/莫能媒孽其短/

  C.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主知立朝数十年/未尝一日去上左右/介特内含/绝远权势/虽异趣者莫能媒孽其短/

  D.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主知立朝数十年未尝/一日去上左右/介特内含/绝远权势/虽异趣者/莫能媒孽其短/

11

  C

解析:

  本题考查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句中的官职名“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正确的断句为“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主知立朝数十年,未尝一日去上左右。介特内含,绝远权势,虽异趣者莫能媒孽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