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宋史・刘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刘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8-12

导语:

  11.C

  12.B(说“惩治售假的不法之徒”与文意不符,属于无中生有)

  13.(1)刘挚坚决请求说:“唯独这一州六县遭受此种苦害,(这)决不是法规的本意,只是朝廷不知道罢了。”(5分。重点词语“固”、“被”、“法”“但”各1分,补出省略成分“这”1分)

  (2)奏疏上奏,王安石打算把刘挚流放到岭外,神宗不同意,只是把他贬为监管衡州盐仓,张琥也被罢官。(5分。重点词语“窜”、“谪”、“不听”、“落”每个1分,“窜之岭外”句式1分)

参考译文:

  刘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祜年中,高中进士甲科,受职冀州南宫县令。该县几任县令不称职,风俗教化凋敝,百姓赋税很重,缴纳一匹绢折合税钱五百文,每两绵只折钱三十文,百姓多破产。刘挚援引附近郡县之例,上书请求按中等价格折合。转运使生怒,打算弹劾他。刘挚坚决请求说:“唯独这一州六县遭受此种苦害,这决不是法规的本意,只是朝廷不知道罢了。”于是向朝廷报告。三司使包拯奏请同意刘挚的意见,从此绢一匹为钱一千三百,绵一两为钱七十六。百姓欢呼至于泪下,说:“是刘长官救活了我们! ”当时,刘挚与信都县令李冲、清河县令黄莘都以治绩德行著名,人们称他们为“河朔三令”。

  任监察御史里行。上疏论述官府推行的雇役制度有十种害处。王安石指使张琥针对刘挚的上疏作《十难》逐点反驳,张琥辞谢不作,司农曾布请求撰写。《十难》写好后,又弹劾刘挚。刘挚第二天再次上奏疏。奏疏上奏,王安石打算把刘挚流放到岭外,神宗不同意,只是贬为监管衡州盐仓,张琥也被罢官。此前,管理衡州盐仓的小吏与运盐的兵士相勾结,非法求利,在盐中掺杂假劣物质,边远地区的人从没有吃到好盐。刘挚到任后全部进行了检查验收,且把在运输、保管过程中积攒下的零头作为相关赏金,原先的弊端减少了十分之七。父老乡亲把它看成为“学士盐”。

  哲宗即位,升任侍御史。又请求国家科举考试综合采用经义、诗赋来选拔人才,恢复贤良方正科,废除常平、免役法,推举朱光庭、王岩叟担任谏官。在任执法几个月,严正弹劾,贬退了许多官员,百官敬畏,当时人们把刘挚比作包拯、吕晦。元六年(1091),升迁为尚书右仆射。刘挚性情严峻刚直,有气节,通达明锐,反应快捷,不怕威胁利诱。从最初任职到担任宰相,修整严格宪章法令,辨别邪恶正直,专意留心选拔人物,坚持独立的见解,不接受拜谒请托。自己的子弟亲戚做官,全都让他们到吏部按标准调选,从没有因此求取朝廷。与吕大防同时在位,国家大事,多由吕大防决定,只有进用斥退士大夫,才实握其权。但因他坚持原则,不能宽恕,勇于除去邪恶,最后遭到朋党谗言而出人意外地被中伤。

  绍圣初年,来之邵、周秩列举刘挚变法、弃地罪状,刘挚被削职知黄州,再贬为光禄卿,分掌南京,勒令居住在蕲州。他将要出发,对儿子们说:“皇帝任用章,我又获罪。如果章执掌国家大权,不迁怒于百姓,只责斥我们这些人,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只是担心他意在报复,法令更加严峻,天下人又怎么能够承受! ”忧形于色,没有一句话涉及到降官贬谪的意思。绍圣四年(1097),被邢恕诽谤陷害,贬为鼎州团练副使,勒令在新州居住。只有一个儿子跟随。家人哭泣希望陪伴,都没有允许。到新州后几个月,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