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
导语: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小惠未()(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4)再而衰()
(5)肉食者鄙()(6)神弗福也()
(7)齐师败绩()(8)又何间焉()
(9)小大之狱()(10)望其旗靡()
(11)牺牲玉帛,旨弗敢加也()
二.判断。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小信未孚②弗敢加也,必以信
B.①公将驰之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①公问其故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D.①肉食者鄙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选出下而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未能远谋弗敢加也B.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
C.虽不能察老妪力虽衰D.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安,有“养”的意思 B.小信来孚孚,信服
C.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D.遂逐齐师遂,于是,就
4.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战何陋之有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言语粗鄙
C.患之属也神情与苏黄不属 D.下视其辙其如土石何?
5.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肉 食 者 谋 之(2)弗 敢 加 也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彼竭我盈,故克之。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曰:“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四.内容理解。
1.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2.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3.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判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5.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
6.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
7.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
8.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9.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面对齐军压境,庄公萌仓促迎战,乡人闭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
D.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