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致橡树教学说课稿

致橡树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30

导语:

  B、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C、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 谈谈你的看法。

  --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小结:它们是依附、无偿付出、陪衬的关系。

  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2、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

  3、齐读第二部分,思考诗人笔下的“木棉”“橡树”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

  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格。所以,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4、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明确:

  (1)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平等、独立)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相知相恋)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同甘共苦)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5、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上面几种爱情观的认识(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能力)。

  师:我真的很佩服大家对诗歌敏锐的感受力,那么请大家继续敞开你们感受美的心灵,男女同学分别来谈谈你对以上几种爱情观的看法。

  6、学生讨论。

  师:大家的看法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欣喜的是我发现大家长大了,因为你们已经懂得了真正的爱情。那么,作为动乱年代的女性,舒婷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

  7、有学生所谈认识牵引出本诗的主题。

  总结主题:这只一种新型的爱情关系,它蕴涵着一种新的人生观。这种新的人生观就是确认个体的自主、自尊,是中国女性关于人格理想的宣言。它是爱情的歌咏,是个性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