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和时间赛跑》说课稿
导语:
c、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
d、再读,充分地并多形式地朗读(指名读,自邀伙伴读,范读),再谈自己的感受。
e、联系生活经历启发引导。
师: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心中真是羡慕。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也就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了。可是——这不可能了。因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因为它是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会回来了。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以此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属于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的现象。)
f、在切实理解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失望,无奈,伤心等等)
g、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时间是多么宝贵,它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复返。
[这3个自然段,都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写的。语言虽平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点。]
(3)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a、课件出示
b、从文中找出作者着急、悲伤和高兴、快乐的句子。(课件出示)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c、自由朗读、品味。
d、同学们,作者这么珍惜时间,这么努力奋斗,那他会成功吗?(展示林清玄因努力、因珍惜时间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e、小结:一位作家,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我们不得不停下放飞的思绪,寻找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正因为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所以他才更加珍惜,才更加努力,最终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
[这个教学步骤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加上真实材料辅佐验证,使学生的心里泛起不平静的涟漪。不仅达到教育的功用,同时为下面内容的解读奠定基础。]
(4)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a、过渡语: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孩子,我们会大声地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引读)
b、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或周围人的身上用具体的事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c、感情朗读。将这句话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d、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选择一句送给自己或同桌或伙伴。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理解和朗读体验,使学生明白: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学生通过作者与时间赛跑的具体事例以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的理解更是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从而珍惜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反思升华(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1、作者林清玄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如果他不和时间赛跑,他会在文学上取得成功吗?
2、以后,你将怎样和时间赛跑?
让学生通过反思,明白了珍惜时间就会事业有成,和时间赛跑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奠定了基础。
(五)布置作业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我安排如下作业:(出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