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高中美术百老汇的爵士乐教案

高中美术百老汇的爵士乐教案

opp整理 | 日期:07-18

导语:

  嘉宾:风格派的理论就是将万事万物抽象为一种结构,他们自己说:“自然的丰富多彩可压缩为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他们还说:“凭最简单的横竖线条与原三色就可以表现最本质的东西,如果充分的简化与分解某种东西,就可以得到这种东西的本质”。也就是说在蒙得里安看来,世界万事万物太复杂,要把它抽象成最基本的结构,如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红树〉〉、〈〈灰树〉〉、到〈〈开花的苹果树〉〉的时候,它已不是树了,是树的结构,由线条构成的结构。三幅作品的演变就最充分地说明“风格派”是什么。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爵士乐,先欣赏一段爵士乐。

  [教师播放二十世纪早期布基。伍基风格的爵士乐音乐一段,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完毕]

  好!我们来谈谈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听了爵士乐以后,觉得音乐风格有点奇怪,有不可言语的感觉。

  学生2:我觉得这种音乐节奏非常欢快,使人震奋。

  学生3:听到它想到美国电影中二、三十年代通宵达旦的舞会。

  学生4:我觉得它很奇怪,旋律节奏都很特别,不像中国音乐那样优美柔和抒情。

  教师:很好!爵士乐是因泛卖奴隶,由黑人从非洲带来的音乐文化在都市这个环境中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节奏明快,音乐兴奋而热烈。切分节奏是它的主要特征。下面我们再一次来欣赏它,同时开展一次小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将对爵士乐的感受画出来,就是将听觉感受转变为视觉效果,没有任何限制,让我们来试一下。

  [教师再播放一段相同分格的爵士乐,音乐声中学生用色彩粉笔在纸上作画。学生们一方面随着音乐节奏击掌踏足舞姿以捕捉爵士乐的乐理特征与美感刺激,另一方面他们面对一张白纸却对演奏气氛,场景及历史环境积极地进行揣摩、联想、兴趣盎然进入体验状态。学生们神情专著,课堂气氛严肃,活跃而愉快,教师和嘉宾巡视观看]

  教师:[活动结束,教室四周的画架上放满了学生的作品,同学们相互观摩、交谈。教师走到一幅画前]我们请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感受。

  学生:[学生走到自己的画前]首先我感觉音乐是振奋人心的,我就用这些线条来烘托这咱气氛。其次,我觉得旋律非常的不连贯,所以我用这些纵横相交、长短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另外我在音乐里面听到了许多响亮的音色像钢琴、小号的音色,所以我用这些鲜艳的小方块来表示它。

  嘉宾:[嘉宾点评学生作品]同学们都比较注重对爵士乐的刺激性,震撼性的表现,并对这方面进行了图式转换,如哪位同学用折线的,哪位用园点的,还有哪位用立方体的同学都很好,大家都能基本地把握爵士乐的心理感受并将它转换为视觉语言,很不错!

  教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用了抽象的形式表现音乐给我们抽象的感受,那么,蒙得里安是怎样用他的特殊语言表达这种抽象感觉的呢?我们进入“二: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教师手指到此部分的板书位置,强调板书的教学引导作用。然后在大屏幕上首次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作品]

  以后我们再看到这个作品时有可能是这个名字:《百老汇——布基 伍基》,“布基

  伍基”是爵士乐的一种风格。蒙得里安自信地认为我不仅能用抽象的形式表现爵士乐,还能表现“布基

  伍基”风格的爵士乐。让我们先整体感受一下画面,是否能产生与爵士乐有关的情绪,旋律、节奏、气氛方面的联想呢?

  学生1:画面上有许多彩色的方块,让我联想到随着音乐起舞的动感跳跃

  学生2:我认为画面上的直线就像五线谱一样,那些色彩鲜艳的方块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方块的排列给人一种旋律起伏跌荡的联想。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什么规律,与爵士乐的气氛很相似

  学生4:我感觉可能与这位同学不同。画面中红、黄的面积很大,让我感觉画面是暖色的,充分的表现了爵士乐欢乐气氛。黄色的小色块就像节奏鲜明的打击乐似的,大色块就像是大提琴与钢琴的浑厚音色,大小色块一层层的像声音扩散开一般,这一切交织起来就形成了美妙的较有规律的爵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