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百老汇的爵士乐教案
导语:
学生4:我不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我们难道非要等到艺术修养提高了才去欣赏作品吗?我们也可以运用现在学习的知识,比如说语文啦、历史啦,并通过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能达到欣赏的目的,只是欣赏程度深浅不同罢了。
学生5:我认为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不要理会别人怎么说,应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生6:我认为现代艺术对我们父辈来说是难于理解的。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不喜欢一样,但是通过学习我知道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去欣赏和学习。
学生7:我觉得我们欣赏现代艺术时可以仁者见仁智,允许对一幅画作品,我至是相同的看法,也就是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蒙得里安。[学生们发出轻松笑声]
学生8:我对抽象艺术持中立态度。[学生们再次小声发笑]如果我喜欢一幅作品,我就会主动了解作品的创作年代、时代背景什么的,慢慢地欣赏它。否则将一翻而过,不再理会它,凭兴趣。
学生9:我喜欢现代艺术,并且我习惯作品的题目出发展开思路进行联想,这样才能了解作品更多的内容。
学生10: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欣赏不应该看题目,应从画面直接出去,这样有助于展开个人的想象力。
学生11:请问如果想象的内容与题目不服呢?
学生12:……
[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很高,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结束了讨论]
教师:林老师,我们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欣赏现代艺术?
嘉宾:其实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都很道理,看上去似乎有矛盾,但都是艺术欣赏的不同途径,应该说基本上都是正确。我觉得我们通过对蒙得里安的学习,应该了解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西方传统发展而来的,他只是对现代生活的直接感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已。刚才我们又谈到中国也有抽象艺术、中、西方两种艺术是可以相互吸收、借鉴的,但也有不同,我们应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西方现代艺术应该欣赏、理解、但要排除盲目崇拜,迷信的思想倾向。同时对我们自身的艺术传统应努力学习,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才有吸收、借鉴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价值所在。
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接收现代艺术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对于现代艺术的作品,我认为应该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认识它、赏析它,这样有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世界,培养我们健全的、完美的审美观,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同学们再见。
[课 型] 美术欣赏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美社《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23课“二十世纪外国绘画”。课文中提到以毕加索、蒙克等为代表的多个绘画流派,强调诸流派在艺术观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种.种探索。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十乐》,是一幅直接刻画爵十音乐的作品。完成于1943年。作者很好地运用抽象形式准确表现了音乐给听者的抽象感觉,美的信息深藏于直线、方块的简化形式中,是风格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作品的欣赏,初步认识蒙得里安的抽象的艺术。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文化的感觉能力。
[板书形式]
开课之谫,教学进程已写在黑板上。“特点比较”处加有覆盖物,需要时再揭开。(见下页)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稳定情绪。请出理论家林木教授作为本课嘉宾与学生见面。
二、导入 新课(约1分钟)
教师:请翻开书58页第23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李课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在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欣赏了[与学生一起回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几个画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欣赏蒙得里安的这幅作品[强调课题],并且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认识态度。
三、讲授新课(约23分钟):
教师:在欣赏之前,我们对作品的背景知识作必要的了解[教师同时沿着板书进程指到“介绍作者蒙得里安。”处],首先了解作者蒙得里安。请看大屏幕,这就是蒙得里安[指大屏幕上蒙得里安的《自画像》。另:凡文中出现的作品名皆是通过电脑反映在大屏幕上的优质画面],是一位荷兰画家,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请看他早期的作品:《黄昏》、《房舍》、《风车》、《树林》、《阳光下的风车》,都是非常具象写实的,也就是说32岁以前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写实主义画家。1904年以后的主要作品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带壶的静物之一〉〉、《带壶的静物之一》。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得里安的画风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过程。1917年积极参与创建“风格派”的活动,抽象艺术理念也是臻完善,绘画发展成为纯抽象的形式,像这些作品:〈〈〉〉,一年后在美国去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