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百合花开》教学说课稿
导语:
林清玄的散文“清而不玄”, 善于从“小”处取材,《百合花开》这篇寓言体散文,也正是从“小”处取材,以百合花的经历折射出了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百合的遭遇告诉我们:花的价值,开花来体现;人的社会价值,要靠成就来证明。当今社会,虽执着奋斗者有之,可自甘野草者,怨天尤人者、瞻前顾后者、半途而废者,大有人在。我们要从百合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和人生的启迪。
一遍又一遍地触摸文字,咀嚼语言,这株执着坚韧、淡雅高洁的百合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如何能让这株百合的形象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便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并确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至第十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环境的恶劣,世事的艰辛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遭遇。
2、、围绕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感悟作家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元解读教材,感悟百合执着顽强的精神,体会到百合花逆境不屈服,顺境不张扬的可贵品质。
三、教学方法
细细品读此文,震撼之余,我想对于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就该采用“阅”“读”相融的方法教学。阅,即默思;读,即朗读,让学生在静思默读和琅琅书声中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整节课我以“美”为主线,共安排六个教学环节。
(出示课件)
(一)创设情境,领略美
(二)倾听花开,欣赏美
(三)再读课文,感悟美
(四)品析花语,挖掘美
(五)由花及人,内化美
(六)总结全文,升华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领略美
(出示课件)课始,我这样导入:“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花——百合,它洁白,秀丽,完美无暇,百合悄然开放,发出淡淡的幽香,一朵一朵的百合盛开在山谷、草地、平原……于是,就成全了一个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百合谷。”同学们,你们想去这个地方看看吗?(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合谷,欣赏那里的百合花开。
意图:音乐渲染氛围,语言创设情境,课未入,情已开,学生的心灵被这美所牵动!这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前提。
第二环节:倾听花开,欣赏美
首先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读文,获得对百合的初步印象,同时夯实字词教学,扫清文字障碍。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感悟美
师:“请同学们再来阅读全文,看看读完以后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株怎样的百合?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词语,我对学生发言归纳如下:这是一株坚强的百合,这是一株执着的百合,这是一株追求美的百合,这是一株热爱生活的百合……
意图:这样引导学生从篇入手,着眼全文,获得完整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四环节:品析花语,挖掘美
师:“百合谷中百合花开,但
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只有默读,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才会与文本进行深层交流,才会和课文展开真正的对话。所以我打算给学生留出十分钟的时间默读、思考。
学生自学后,再小组交流。我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发言。
全班交流时,学生谈到哪里,我就讲到哪里。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给他们畅谈的机会。
我会重点赏析以下三句话。
(出示课件)
如果学生先谈到这句话,(出示课件)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对于此句,我指导学生通过多元解读法学习。
如果学生理解到“直直地挺着胸膛”就让他读出百合的自信、顽强。
如果学生理解到“深深地扎根”就让他读出百合的坚定、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