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六年级《过零丁洋》说课稿三篇

六年级《过零丁洋》说课稿三篇

opp整理 | 日期:07-15

导语:

  1、学生浏览诗文,讨论需要解决的字有那几个?

  预设:干戈寥落(gāngē liáo luò)

  (此环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师范读或听录音或采用多媒体配音朗读。

  (此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景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感情、重读音节等方面。

  节奏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学生自由朗读。

  (可以体会节奏和情感)

  5、指生朗读,师生评议。

  6、全班齐读。

  (四)、品读诗文,品味诗意

  学生分四个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求一个小组负责一联,进行质疑问答。

  预设:

  首联:此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那两件大事?请结合诗人的身世来理解。

  颔联:此联中的“风飘絮”“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个比喻了什么?

  颈联: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尾联:此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环节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学们可以充分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达到新课标之要求,完成育人之目的。)

  (五)、归纳总结诗意

  诗歌回顾了诗人从读书入仕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经历的艰辛危难,抒写“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决心。前六句悲凉沉痛,后两句转悲为壮,构成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

  (此环节让学生对诗情、诗意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

  (六)、带着感情再次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体会、品味诗文,理解诗文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语文情怀,爱国情怀。进而为下面体会主题环节打下基础。)

  (七)、名句欣赏,体会主题

  打出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略)

  (八)、拓展延伸,走进历史

  请同学们写出积累的与爱国有关的古今故事或诗词,然后交流,最后请同学发言。

  预设:

  故事:

  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

  苏武执汉节在北海牧羊19年。

  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于风波亭上。

  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慷慨就义也不说出共产党人下落。

  诗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此环节可以检验同学们的日常积累。让他们感觉到学有可用,积有可用。从而激发他们日常自主学习的情感,进而培养他们勤学习,勤积累的好习惯。)

  (九)、试背

  (十)、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时代,同学们依然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爱国的旋律永远回荡在我们的生活中。

  (进一步激发、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十一)、作业

  必做:背诵并默写诗文。

  (此环节可以充实学生们的知识宝库,使他们的仓库更充实,知识更丰富。)

  选做(有兴趣的同学可做):简要说一下诗人巧妙神奇的艺术构思。

  (此环节可以激发语文素养更高的学生去探究诗文的艺术成就。)

  板书:

  过零丁洋

  文天祥

  首联:叙事明经入仕“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