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库仑定律》优秀说课稿教案设计

《库仑定律》优秀说课稿教案设计

opp整理 | 日期:07-13

导语:

  3.课件:PPT幻灯片

  五、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要求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去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应用等,在参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与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本节课利用《三国志·吴书》中写道“琥珀不取腐芥”和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引入新课,同时为课堂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想影响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适时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制定定性探究F与r,F与q的实验方案。 利用演示实验定性探究F与r,F与q的关系。然后对比万有引力,结合类比法及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介绍库仑扭秤实验,得出库仑定律。

  回顾历史上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进行适当的人文教育。 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参与制定验证F 与R2成反比的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

  六、教学流程

  1.教学主要环节

  本节课主要分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情景引入 两电荷间有力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 定性探究 通过猜想、学生定性实验、归纳得出两电荷间作用力与距离和电荷间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 定量探究 通过对比万有引力,结合前人的研究历史背景得出库仑定律以及适用条件。

  第四个环节应用巩固 通过简单的示例巩固对库仑定律的应用。

  2.教学流程图

  3.教学流程说明

  (1)情景:《三国志·吴书》中写道“琥珀不取腐芥”和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引入新课

  (2)活动Ⅰ 通过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想两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并通过讨论,归纳得到两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和电荷量间有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对上述猜想进行定性探究,通过各组对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交流。

  (3)活动Ⅱ 通过前人的研究历史并对比万有引力,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定量研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和电荷量的关系,通过讨论,归纳得出库仑定律。

  (4)活动III 通过生活常识和已有的知识讨论库仑定律计算式的适用条件。

  (5)应用 通过简单的示例巩固对库仑定律的认识,根据库仑力的计算式比较在微观粒子间万有引力和库仑力的大小。

  4.板书设计

  第二节 库仑定律

  1、距离

  一、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2、电量

  二:库仑定律

  1、内容:力的大小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

  2、公式:

  (静电力常量(K=9.0×109

  N·㎡/C2)

  真空中

  3

  点电荷

  七、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生活动:《三国志·吴书》中写道“琥珀不取腐芥”,意思是腐烂潮湿的草不被琥珀吸引。但是,当时社会还没有对电力的需求,因此,人们对电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定性的水平上。直到18世纪中叶人们才开始对电进行定量的研究。今天我们就借用古人的脑袋加上我们的智慧来研究电学的基础—库仑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