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库仑定律》优秀说课稿教案设计

《库仑定律》优秀说课稿教案设计

opp整理 | 日期:07-13

导语:

  任意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所以,知道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根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 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比较

  例题1已知氢核(质子)的质量m2=1.67×10-27 kg,电子的质量m1=9.1×10-31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在氢原子内电子与质子间的最短距离为5.3×10-11m。试比较氢原子中氢核和电子之间的库伦力和万有引力。(课件播放解题过程)

  小结:

  ① 库仑定律在应用时,可以不代入电性符号,直接代入绝对值,最后判定方向; ② 计算说明万有引力远远小于库仑力,以后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力时,

  通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

  讨论:比较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相似点与不同点),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如何认识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电荷对某一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对这个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例题2 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50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C,求他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

  小结:选择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由库伦定律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巩固练习:

  两个相同的均匀带电小球,分别带Q1=1 C,Q2=-2C,在真空中相距r且静止,相互作用的库伦力为F。

  (1)今将Q1、Q2、r都加倍,问作用力变化?

  (2)只改变两电荷的电性,作用力如何?

  (3)只将r增大两倍,作用力如何?.

  (4)将两个球接触一下后,仍放回原处,作用力如何?

  (5)使两球接触后,如果库伦力的大小不变,应如何放置两球?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总结本节的内容。.

  作业:课本练习2、3题.

  (七)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库伦定律

  1. 库仑定律

  2. 公式 F

  ?kQ1Q2

  r2

  3.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点电荷

  (2)k的物理意义

  一、任务分析

  本节课使用的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选修3-1。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一章第二节库仑定律。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库仑定律阐明了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本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有质点的理想化模型的思维方法,知道两轻质小带电体因相互作用而吸引或排斥。

  育才中学是一所扶贫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宁南山区。他们缺乏自主动手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交流评估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鼓励和引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知识层面上的,首先通过“演示”栏目中“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定性实验导入。在此基础上,展示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掌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第二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研究多个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及研究物理问题的其他基本方法。体会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类比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规律,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通过演示实验,先定性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明确库仑

  定律及适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类比法等。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难点: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就应用。

  四、教学资源

  1.视频片段:库仑扭秤

  2.演示实验: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