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物理优质课《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物理优质课《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13

导语:

  装置 装置

  没有参与反应的物质 没有参与反应的物质

  参与反应的反物质 生成的生成物

  师生:根据刚才的推导,我们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师:1、A+B→C+D,已知5gA和3gB完全反应后,生成了2gC,求生成的D的质量

  2、A+B→C,已知已知5gA和10gB反应,反应结束后,B反应完了,A还有2g剩余,求生成C的质量

  生:1、生成D的质量为6g ;2、生成C的质量为13g;

  师: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三个关键词:参与、生成、总和

  师:再由学生来做一个探究实验

  Na2CO3+HCl→NaCl+H2O+CO2

  师:这个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吗?

  生:反应后的质量减少了(通过天平的摆动)

  师:为什么这个反应前后的质量不相等?是不是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生:不是,因为生成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要使此化学反应能成功演示出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生:不让气体跑掉,把反应放在密封的装置中进行

  师:我们思考一下前面的实验,为什么CuSO4 + NaOH →Cu(OH)2 + Na2SO4 的实验在开放的体系中进行,而CaCO3 + HCl→CaCl2 + H2O + CO2 的实验在密封的体系中进行?

  生:因为前者反应中即没有气体参与,也没有气体生成,而后者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师:其实一切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师:让学生阅读《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提出问题“为什么做同样的实验,波义耳的结论与拉瓦锡的结论不同?”

  生:Hg + O2 → Hgo,波义耳波没有在密封的装置中进行了实验,所以mHg

  师生:对于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要成功的演示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封的装置中进行

  师:1、加热10g的KClO3 和 MnO2 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g,则生成O2的质量为多少克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的质量大

  3、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轻了

  六.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定律关键词:“参与、生成、总和”

  2、一切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对于有气体参与和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要成功演示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密封的装置中进行。

  ①在本节中你是怎样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学生课外预习,上课时通过叫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抽样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学生上课时先给学生做预习习题,通过做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课后做习题巩固情况及学生课后问老师的问题情况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②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

  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的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等等,为本节课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打下了基础,这就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障碍点: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不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所以本节课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是增大的,还是减少的,如何算出增大了多少,减少了多少,还要从微观的角度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此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