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初中音乐教学说课稿

初中音乐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07

导语:

  六、课后作业

  请每个同学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脸谱,可以画在纸上,衣服上,鸡蛋壳上,石头上,等等,下节课当作一件艺术品在全班展现。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鲁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是初中音乐教材的一系列内容之一。我说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本课我选用了具有浓郁日本音乐特点的民歌《樱花》、尺八与筝二重奏《春之海》和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扩充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樱花》做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生动地展示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三月春光结伴前往观赏樱花的喜悦心情,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统一。《春之海》刻画了春天的大海,给人以美好的遐想。《清津浦船歌》起伏的强弱节奏和渔人的水上生活情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清津浦渔人的生活。

  2、教学目标:

  1)学会有表情地背唱日本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都节调式的特征。认识日本的民族乐器。

  2)欣赏《清津浦船歌》,了解朝鲜民歌的特点;三拍子律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教学重点、难点:

  1)背唱歌曲《樱花》。

  2)日本音乐与朝鲜音乐的特点。

  二、说教法

  1)情景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贯穿虚拟的“亚洲之旅”使学生处于富有乐趣的情景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2)识谱视唱法:

  歌曲教学以视唱为主,分乐句视唱歌曲旋律进行歌曲的学习。

  3)视觉图象法:

  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通过各部分音乐的变化配以不同的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形式。

  4)启发式:通过启发,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音乐中的各要素,理解表达音乐。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思”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和乐曲的情绪

  四、说教学程序

  (一)日本民歌《樱花》

  1、创设情景,兴趣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行。先去哪呢?出示课件富士山樱花图片。引出本课第一个内容——--日本民歌《樱花》。

  2、范唱歌曲,理解音乐:学生听后说出音乐内容。

  3、识谱视唱:(重视学生双基能力的练习)

  启发学生从结束音开始说出歌曲中使用的音34671,学生总结出歌曲调式:一种五声音阶的都节调式。音乐抒情、平和、流畅。(突出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4、演唱《樱花》

  1)配乐朗诵的加入。“暮春三月天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使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也体现了“提倡学科综合”的宗旨——艺术门类的综合。)

  2)轻声唱词,跟琴轻声演唱并背唱。

  3)歌曲的情感处理。逐句轻唱,老师启发,哪些地方可作渐强减弱的处理,学生讨论。

  4)听录音,有表情地演唱,表现与同伴相邀去观赏樱花的喜悦心情

  音乐起,师:这时,想象你已穿上宽大的和服,拖着木笈在尽情歌唱。

  (简洁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进了音乐的氛围。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二)尺八与筝二重奏《春之海》

  1、尺八与筝介绍:

  2、欣赏:学生理解感受音乐。(学生展开想象,发表各自的观点、见解。)

  (注重音乐课标中提出的教学内容应注重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