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高一语文说课稿

高一语文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07

导语:

  其三,虽然主要人物都有共性,但是他们还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就生活环境而言,祥林嫂比其他三者要恶劣得多,她没有孔乙己好吃懒做、自视清高的恶习,却也同样遭到周围人们的冷遇,她有闰土、华老栓一样的勤劳,但是最后却落得一无所有,可见其命运更悲惨,更令人同情。

  在表现形式上,本文与《一件小事》、《孔乙己》、《故乡》等相比,虽然都是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但是,由于各自表现的主题思想存在着差异,各自采取了仅适合自身的故事顺序。《一件小事》以顺叙为主,以此表现"我"的思想认识的进步。

  《孔乙己》顺叙中有补叙,使历史和现实连为一线,以此来揭示主人公性格发展的必然性。《故乡》顺叙中有插叙,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封建制度给人造成的影响之大。而《祝福》则采用了倒叙,把祥林嫂的被沦为乞丐和悲渗的死提在篇首,与地主阶级"祝福"的欢乐声形成鲜明的对照,然后再追叙祥林嫂的生前事迹,揭示两个阶级严重对立的社会根源,表达作者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切齿痛恨和愤怒鞭笞。

  经过这样的比较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捕捉课文的新意向和灵魂,而且也提高了质疑、析疑、释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势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掘进,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C、比较法

  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如"决计"、"肯依"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D、讨论法主要运用在第三课时中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上。

  (2)教师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导、提问法。

  三、说教法

  编者希望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体会不同作者不同的创作风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二)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讲述人物遭遇

  学生读小说最关注的是情节,所以就从情节入手。让学生讲你知道了祥林嫂的哪些故事。

  挑选几位同学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

  要求:(1)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议论分析。

  (2)叙述时要突出与悲惨命运有关的细节

  (3)要有感情地复述,尽可能进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

  (二)理清情节

  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介绍小说的情节大致有几部分,让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线索提纲:

  序幕: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三)探讨环境描写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祝福礼的社会环境的描写

  祝福之夜的自然环境的描写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

  1、列表比较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前的三次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2、列表对比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当时不同的内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