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说课稿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07

导语:

  (4)太阳啊,太阳,在这金色光芒照耀下,人造卫星一颗又一颗进入了宇宙的轨道;远征的南极航船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光荣,踏上了南极的冰天雪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人民告别了贫困,走进了富裕的大门。

  3.教师: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57年,在这57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你们都知道吗?

  4.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1:从“洋钉”“洋伞”“洋线”到“中国制造”,我国已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学生2:火药发明国重放异彩。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几十颗人造卫星。我们研制的运载火箭,以准确、可靠、安全闻名于世界。

  学生3: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一倍还多。

  学生4:我国对中生进行义务教育,现在学生数分别是解放时的40倍。

  5.过渡:神州的巨变是社会主义带来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让我们齐唱歌曲《社会主义好》。

  6.教师:党给我们温暖的阳光,党给我们金色的希望,伟大祖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大道。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千言万语颂不完祖国建设的成就,千歌万曲唱不完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让我们向祖国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7.学生画像。

  8.教师:让我们变成太阳的儿女,仰着的笑脸,依偎着亲爱的祖国母亲。祝福她的明天繁荣富强,祝福她的未来前程似锦。

  板书设计:

  1、民族骄傲

  2、永记历史

  3、祖国腾飞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理解“惟妙惟肖”、“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等词语。

  2、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它的“惟妙惟肖”。

  教学难点:

  体会用想象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秦陵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 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醒来,震撼了整个世界。

  2.出示课题:17、秦陵兵马俑 (指名读课题) “陵”要读准它的后鼻音。

  二、整体感知

  1.出示预习菜单;

  (1) 自主识字,理解词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 默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3) 读了文章,用一个词语形容秦陵兵马俑。

  2.学生默读,自学课文。

  3.反馈预习情况,质疑解疑。 预设;

  (1)发髻:看看课文中兵马俑的图片,找找兵马俑的发髻。

  (2)驭手:解释:驾驭马车的士兵。

  4.师:现在,你能用什么词语形容秦陵兵马俑呢? (惟妙惟肖、举世无双„„)

  5.齐读过渡句。哪个小节,写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些小节,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2小节规模宏大;4—10小节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研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2小节,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轻声读第2小节,联系课文解释“规模宏大”的意思。

  2、学生交流。

  (1) 抓住第二小节中出现的数字体会。

  (2) 抓住描写一号坑的词语“巨大、恢宏气势、军阵”等词语体会。

  学习课文4——10小节,体会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师:让我们一起来快速阅读四到十节。数一数具体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2.师:让我们一起看看文章中具体介绍了几种兵马俑,用手势表示。(6种)他们分别是“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真是类型众多啊!那么他们的个性鲜明体现在哪里呢?

  3.学习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区别,体会“个性鲜明”。 将军俑 武士俑 身材 魁梧 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 称 服饰 头戴金冠,身披铠甲 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 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

  4、兵器 宝剑 铜戈、利剑、盾牌

  (1)找出文中表示兵马俑手部动作的动词。(出示:执、持、握、擎、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