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教学设计说课稿
导语:
明确:人类城市文明的进程与自然发生了矛盾。
2、跳读课文品味描写大树的语言并思考:(幻灯片4)
作为受虏者的大树它是如何面对这一切的?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呢?
明确:绿着生,绿着死。这是一棵有着古老历史,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树;是一棵对人类大有功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
3、人类文明是不是该停下脚步让道自然呢?(出示众多人类文明的成果和功绩)
四、大家齐心想对策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群体是森林,但今天许多地方的森林被吞噬了,那么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下,老树就只有死路一条吗?请大家开动脑筋帮大树想想办法!
五、教师寄语(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
我们应心存感恩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文明才会走得更远,我们才会展颜欢笑!
《那树》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散文《那树》,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地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预期效果等几个方面说课。
一、说理念
首先我说说我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因而对本课我不是采用常用的阅读方式,而是采用互动性阅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借助这样一种开放型的阅读活动,激起学生身上的文化素养与文本这间的碰撞,促进学生实现文化的构建和再建。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章永恒的主题。第三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王鼎钧“那树”通过描写那树,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 因此,处理教材时我将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共同探讨人类文明和自然冲突的话题。
2、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人类文明与片段环境的冲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3、教学重点、难点:
我将重点难点分别设定为:重点,把握那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三、说教法
我采用的是品读法、讨论点拨法。
四、说学法
我采用的是合作探究法,注重多层对话,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认识自然方面都有收获。
五、说过程
我设定为这样几个环节:
1、教学本文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在这一过程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那树的故事。
(2)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那是一棵________的树。
2、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
(2)找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倾诉些什么?
这一过程,教师既作为一个普通的阅读者参与,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并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拿到课堂交流,借助集体的智慧,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发展,并实现成果共赏。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怎么去处理那树?
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对他人的观点的“审查----扬弃----再建”,即文化的构建过程。让学生用胆识、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一个绿树葱茏的明天。
六、说预期效果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多重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而且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目的是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更灵活地将互动性阅读法贯穿到学习中去。
这节课取得的效果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