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

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29

导语:

  5.谈谈应用:离子反应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分离分析,水的净化,电镀,医药,染料,“三废”处理和生命活动中都有存在。

  中学阶段主要应用在离子的分离和检验。

  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和氯离子的检验。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

  物质溶于水后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如:nacl==na++cl-(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3、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4、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二、离子反应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示某一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巩固练习(幻灯片展示)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铁跟稀盐酸反应fe+2h+=fe3++h2

  c.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2i-+br2=2br-+i2

  d.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cu2++fe=fe2++cu

  2.采用四种不同方法鉴别k2s,k2so4两瓶无色溶液,并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3.用法0.2mol·l-l的h2s溶液100ml与0.1mol·l-l的naoh溶液300ml作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