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卜算子咏梅》教学说课稿

《卜算子咏梅》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29

导语: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梅花以其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泽东主席的赞颂,老师也忍不住要赞颂梅花。(范读)

  (2)让我们都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根据课件中所呈现的音乐旋律与画面风雪交加、春回大地等变化,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花的风姿,梅花的品质。注意读出词的节奏与韵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大意。(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回来,漫天风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冰柱,凌寒梅花却娇艳地盛开着。虽然美丽却不同百花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盛开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三、同桌合作,练习背诵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背下来?大家先试着自己背一背,然后和旁边的同学互相检查背诵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2.背诵并抄写这首词。

  【教学内容】《卜算子 咏梅》 【教学目标】

  1、能感情诵读《卜算子 咏梅》。

  2、积累关于“愁”的诗句。

  3、理解词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的排挤。

  4、对比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

  5、诗词书法欣赏,从中感受中国古诗词的意蕴美及书法美。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写字导入

  1、出示大屏幕:梅花图 同学们,这是一幅什么图?(梅花)

  2、板书“梅”。

  3、谁来背一背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

  二、朗读指导

  1、南宋诗人陆游也喜欢梅花,他还为梅花写了一首词。请看大屏幕。

  2、出示《卜算子 咏梅》图文结合。

  3、请同学们先默读。

  4、请学生读。(重点指导朗读)

  读书就是找感觉,要读准确,字正腔圆。速度放慢,音调放低。

  5、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作者是什么心情?找一个字。(愁)

  6、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愁啊!

  三、诵读“愁”诗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5、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6、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7、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①请同学们读每句诗,教师适当讲解。 ②学生齐读愁诗。

  四、诵读理解

  诗人们的相思之愁,离别之愁也好,思乡之愁,亡国之愁也罢,但陆游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又是一番愁绪。

  (一)出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愁”在哪儿?(驿外、断桥边、寂寞、无主)

  2、是啊!如此清幽绝俗,出众的梅花,却开在郊野的驿外,断桥的旁边。 读。

  3、驿站经常有人来吗?断桥有人走吗?人迹绝少,倍受冷落。唉!读。

  4、它是不是官府中的梅花?它是不是名园中的梅花?它是一株生长在 的野梅。唉!读。

  5、这么一株野梅,它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无人欣赏,四季之中花默默地开,默默地凋落。它孑然一身,有谁来眷顾呢?这一株无主的野梅啊!读。

  6、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句是景语?哪句是情语?

  (二)出示: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学生读此句。

  2、愁在哪儿?(黄昏、独自、风、雨)

  3、日落黄昏的时候,暮色朦胧,它孑然一身。这无人过问的梅花,怎么能承受这种凄凉呢?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