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幼儿园瑶族舞曲音乐教案说课稿合集

幼儿园瑶族舞曲音乐教案说课稿合集

opp整理 | 日期:06-29

导语: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音乐要素,能做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情绪。但当音乐情绪变化时,他们还不能立即找出是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么,在欣赏作品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欣赏能力。对此,本课中设计了打节奏为音乐伴奏的体验环节,以及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音乐特点。

  本课的拓展环节为根据欣赏作品的主题旋律进行音乐创编,这是根据六班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的创编知识设计的。学生们喜欢发挥个性的创编活动,都能积极参与。但因缺乏音乐语汇,创编显得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另外,本课中还要求创编歌词。这个创编活动学生们还未接触过,教师应多给予鼓励。

  三、教材分析

  1、本课选用的教材是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中的《瑶族舞曲》

  2、课标设置:能够听辩、记住《瑶族舞曲》中的音乐主题并辨认主奏乐器的音色,感受、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3、课标分析:本课以课标中听辩、记住音乐主题和感受音乐情绪为教学重点。听辩和熟记主题可以采用反复哼唱和聆听活动;音乐情绪可以通过律动、实践和比较等方法获得感受。

  4、作品简析:《瑶族舞曲》是一首以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而写的管弦乐曲。全曲共分三部分,四个主题,运用了音色、速度、力度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段,生动的描绘了瑶族的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穿盛装、欢歌曼舞的场面。

  四、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依照“创设情境、聆听感受、表现创造”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少数民族歌曲和图片、文字资料为学生创设聆听情境;其次,通过律动、演唱等实践体验环节,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最后,在学生获得了音乐感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作品主题创编出他们喜欢的民族音乐,并能用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教学目标

  1、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熟悉作品各部分主题旋律,掌握曲式结构。并能背唱a主题,积累音乐语汇。

  2、了解瑶族特色民族乐器长鼓,能根据《瑶族舞曲》的音乐特点,设计恰当的节奏为作品伴奏。

  3、在熟悉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尝试进行音乐创造与表现。

  六、教学重点

  1、熟悉《瑶族舞曲》各部分主题旋律,背唱a主题。

  2、体验作品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场景。

  3、根据各主题的音乐特点,设计恰当的长鼓节奏为音乐伴奏。

  七、教学难点

  1、在熟悉作品主题旋律,体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尝试用作品主题进行填词、改变节奏、速度等音乐创造活动。

  八、操作流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热身。

  2、导入瑶族音乐

  (二)了解瑶族和瑶族的乐器长鼓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瑶族资料。

  2、认识长鼓。

  3、学生敲击桌面和桌边模拟长鼓音色,并为老师弹奏的乐曲伴奏。

  (三)欣赏《瑶族舞曲》

  1、分主题欣赏

  (1)欣赏a主题

  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主题。

  2)聆听主题,学生敲击长鼓节奏为音乐伴奏,体验音乐特点。

  (2)欣赏b主题

  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主题。

  2)聆听主题,学生敲击长鼓节奏为音乐伴奏,体验音乐特点。

  (3)对比分析a、b主题音乐要素的特点。

  (4)欣赏c主题

  1)聆听主题,学生敲击节奏为音乐伴奏

  2)讨论:音乐的情绪怎样?哪个音乐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复听主题

  (5)欣赏d主题

  1)聆听主题,学生敲击节奏为音乐伴奏

  2)讨论:音乐的情绪怎样?与c主题相比,音乐要素有哪些异同?

  3)复听主题

  (6)小结归纳四个主题的音乐特点。

  2、完整欣赏《瑶族舞曲》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聆听边构建乐曲的曲式结构图。

  (2)请学生谈谈想象的音乐场景。

  (四)拓展:创造表现--创编《新瑶族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