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集邮册》说课稿
导语:
三、说学法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因而在学文时,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多读多背”、“批注评价”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本精美的集邮册,里面有许多漂亮的邮票,问学生想不想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邮票比较陌生,可以用实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自读、思考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集邮册是美丽的?集邮册里都有哪些邮票?(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条理)
2、学生品读、思考
3、学生回答
(三)找诗歌的写作特点
思考第二个问题:动脑筋想一想,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设计意图:体会诗歌运用对偶、比喻、拟人多种修辞手法表达强烈的感情,首尾呼应的结构显得非常严谨、完整。)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出示三句话,每句话的“啊”代表什么?
读这三句话时,感情一句比一句强烈好,还是读得一样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课文读书对祖国的赞美、读出中国人的自豪、激动的感情。)
(五)回头感悟,升华延伸
问:为什么集邮册是美丽的?有没有新的理解?
祖国这么美,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设计意图:升华“美丽”的,让学生理解美丽的不仅是邮票的图案、颜色等,更重要的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和灿烂的文化美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让祖国更美丽。)
一、说教材
《美丽的集邮册》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描述了邮票世界里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全诗共四小节。第一小节写了集邮册的主题、首页、内容。最后一句“记录着历那个神圣的时刻。”表达了作者无比自豪之情。
第二、三小节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描述了祖国伟大美丽。第二小节描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有俊美的名山大川,有迷人的建筑群,有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神奇的古柏。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祖国名胜,建筑古迹,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第三小节叙述了历史长河积淀了无穷的智慧。从生动的画像砖到精美的青铜器;从敦煌壁画到石桥古塔;从秦始皇兵马俑到唐三彩。这是每一个时代的代表。也无疑是我们的祖先劳动的硕果,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我们的祖先都给我们留下了智慧的结晶,看了这些邮票,读着这些句子,民族的自豪感不禁会油然而生。二、三自然段结尾的省略号引人深思,引导我们去思考、去寻找,祖国壮丽的山河,博大的历史文化。从而进一步激发读者的爱国之情。
第四小节呼应开头,以豪迈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爱国之情。
本文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尤其是第二、三小节中有些句子对仗工整。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适合朗读。第二、三、四小节的开头反复咏叹,一句比一句强烈,感染力强。
二、说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找出一一对应的句子,感悟“我”的集邮册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诵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诗歌是以形象、精炼、富有感情为基本特征的,好的诗还有一种意境美。教学以读为本,是诗歌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朗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四、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