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说课稿精彩五篇
导语:
三.疑难分析
通过疑难分析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1)编码区和编码序列的区别
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是非编码序列,编码区不一定都是编码序列,编码区中也存在非编码序列,如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
2)外显_基数目与对应蛋白质数目的关系,其核心是“碱基配对原则”及中心法则的应用。同时注意由已知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只能计算出基因中编码区的外显子所含的核苷酸数目,而非编码区和内含子中的核苷酸数目是计算不出来的。
3)水稻基因组为什么只要检测12条染色体?而不像人类基因组那样需检测22条常染色体和_、Y两条性染色体。
水稻是雌雄通体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人是雌雄异体的生物,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所以人类单倍体基因组就由22条常染色体DNA分子和_Y两条性染色体DNA分子组成,而水稻的单倍体基因组只有12条染色体DNA.。
四.小结与练习,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重要知识进行总结整理,查漏补缺。形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堂练习的处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布置课后活动,搜集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报道。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并结合多媒体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也要学生自主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学习。总之,努力改变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弱点或缺点,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DNA的复制》这一部分内容也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是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_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也是整个遗传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及特点。
(2)教学难点:DNA复制的过程,特别是半保留复制。
4.教材处理及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只安排一个课时。教学顺序是“推测-实验证据-复制过程”进行。
二、说学法:
学生应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来学习本课内容
三、说教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把DNA复制过程编制成动态过程,使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像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且适当配合练习,将知识化难为易。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关于DNA分子的复制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课题下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
幑“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导及问题探讨,激起学生和兴趣。然后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
关有丝_和减数_过程中DNA复制的时间。接下来设置问题:“DNA是如何复制的”?
让学生积极讨论。然后才引出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过程的推测,从而得出DNA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