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说课稿精彩五篇
导语:
第四部分:教学程序
我认为。一个能鼓舞自己的学生学习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_。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
烈的学习愿望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温故知新,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知识经验,生成对本节相关内容的问题情景。精心设疑,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产生价值取向,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准备主动积极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1)什么叫基因?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2)基因有什么功能?
3)思考: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的基因存在于人体的什么细胞中?为什么细胞含基本相同的基因,但只有唾液腺细胞中合成唾液淀粉酶、胃腺细胞中合成胃蛋白酶呢?这与基因的结构密切相关的,那么,基因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
二.阅读自学,分析问题
带问题阅读教材,观察课件,通过类比、推理、归纳,很自然就可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因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要求学生带着下列思考题阅读教材《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部分内容
出示思考题:
1、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2、什么叫编码区?
3、什么叫非编码区?其重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4、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分别是什么?它是如何催化DNA转录RNA的?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教师归纳。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_段,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遗传效应是指能转录为
mRNA,继而翻译为蛋白质,或转录为核糖体RNA.转运RNA的功能。
3、RNA聚合酶:位于编码区上游,其作用是催化DNA转录成RNA。
(二)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部分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如何?
2、与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投影原、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教师归纳。
2、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特点: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基本相似,只是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可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外显子)被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内含子)隔开。而且外显子序列在整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3、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4.由旁栏思考题的解决过程加深对上述内容的理解。
指导学生计算旁栏思考题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比例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外显子序列在整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从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因中调控序列的重要作用。
(三)提供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有关内容,并分组讨论银屏出示的思考题,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归纳。
1、研究对象:人体1—22号常染色体和_、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22+_Y)
2、研究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即: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
3、启动时间:1990年
4、参与国家:美、英、法、德、日、中(我国承担其中1%的测序任务)
5、研究意义:
①对各种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进一步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个体发育的机制,以及生物的进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③推动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