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汇总
导语:
师:看来,每个小动物的牙印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这里还有许多被咬过的饼干呢,请你帮忙把这里的饼干送给这些小动物吧。
1、请幼儿拿一块饼干,贴到相应小动物下面。
2、集体验证。
师:送好的请回去!"都送对了吗?"(请个别幼儿来验证)(三)、继续欣赏,体验故事的幽默之处。
师:小动物都吃到了你们送的饼干,真开心!可是,小猪它找了好久也不知道是谁咬了它的大饼,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小朋友你们来告诉它是谁咬了大饼?(请个别幼儿说)哈哈,原来呀这个大饼上的缺口就是小猪自己咬的!
三、播放动画《谁咬了我的大饼》,完整讲述故事。
四、活动延伸-"吃饼干"。
师:小猪非常高兴,老师非常高兴,谢谢你们帮助了我们,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饼干,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的牙齿印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次活动:初步阅读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发展观察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1.将图画书《小熊的阳光》提前几天投放于阅读区,供幼儿自选阅读。
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活动,了解幼儿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
4.小纸条、白纸、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1.幼儿自主阅读。
(1)幼儿独自阅读《小熊的阳光》,教师提示幼儿在看不懂或有疑问的画页夹上纸条,或记录下页码。
(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把握幼儿阅读中的难点。
2.通过讨论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
(1)这本书讲的是谁的故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封面、扉页以及书中多次出现的形象,确定小熊是书中的主要角色。
3.集体阅读、讨论图画书2~7页,引导幼儿了解小熊的生活。
(1)小熊生活在什么地方?他最喜欢屋里哪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中小熊的表情和动作,了解小熊对窗子的喜爱及通过窗子看到的各种景物。)(2)小熊喜爱阳光吗?小熊在阳光下做了哪些事情?他心里高兴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14页,并提问:小熊冬眠前做了哪些准备?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4.集体阅读、讨论图画书16~26页,理解雪人对小熊的关爱。
(1)小熊冬眠后发生了什么事?他对阳光有什么感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观察冬眠中小熊的表情,理解在阳光照射下小熊的慌乱不安。)(2)后来谁帮助了小熊?他是怎样帮助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熊冬眠醒来后,雪人到哪里去了?它为什么不留下来和小熊一起游戏?
(4)小熊喜欢雪人吗?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完整阅读《小熊的阳光》,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教师逐页有语气地朗读画面上的文字。
(2)幼儿观察画面,欣赏教师的朗读,感受文字与图画的关系。
第二次活动:深度阅读活动目标1.发现画面细节表达的故事寓意,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推理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