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opp整理 | 日期:06-26

导语:

  课堂活动

  合作探究:老师给出一幅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结合课文35页活动题让学生找出相关城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思考课件给出的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给出一张铁路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东北地区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强调每条铁路干线的起止城市名称。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东北城市的分布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分布,特别是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文字,归纳出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出示课件加深记忆。

  思维升华: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老师提示:结合前面学习人口分布特点的方法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出示课件,加深理解。

  小结:给出本节课的一个学习框架,让学生填空,目的是对本节进行梳理,加强记忆。

  课堂检测:

  一、猜猜我是谁

  1.在东北的三大平原中我的人口密度最小。我是__三江平原_______。

  2.我是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的省区。我是____辽宁省___。

  3.我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我是____满族_。

  4.我连接了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我是__哈尔滨_____。

  二、能力提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中南部人口较稠密的原因。

  教师总结:中南部以平原为主;农耕发达;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以及重难点(理解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的掌握程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2.认识青藏地区特色的农业。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读图分析的能力。2.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特色农业。

  难点: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咱们先来欣赏一段青藏高原的美景,并留意它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直观印象。

  PPT图片自动播放突出反映青藏高原美景的图片,配乐音乐《天路》。让学生领略青藏高原的美景,激发学习的兴趣。

  生:(自由发言)说出对青藏高原的印象。

  师: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正因为它高,这里冰川广布,雪山连绵,除此之外,这里还是湖泊星罗,沼泽连片,还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大家说说有哪些河流?

  生:长江、黄河、澜沧江......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青藏地区》就高耸在青藏高原之上。如此神奇的雪域高原,是否令你神往呢?

  生:是。

  师:今天我们就来模拟一次青藏高原之旅,去欣赏欣赏那里的美景。

  (板书)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讲授新课】:

  师:在旅行开始之前,咱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生:

  师:我认为咱们得先去熟悉当地的自然环境。

  PPT展示:自主和合作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课本P85,了解以下知识要点:

  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2、青藏高原的地形及显著的地形特征。

  3、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气候特征。

  4、太阳辐射强度。

  5、突出的自然特征。

  学生学习完后,由学生展示,教师结合PPT做点评。

  过渡:旅行即将开始,我们需要携带哪些物品出行呢?

  PPT展示要求

  出行时间:暑期

  出行方式:乘火车(青藏铁路)

  携带必备品: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生:简单讨论和发言,说出携带的物品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