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教科书梅花说课稿教案
导语:
教师总结: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中国画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开拓我们伟大的事业 !( 由欣赏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铮铮铁骨 )
三、体会、实践
1、认识文房四宝。
2、教师与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 ( 教师演示 )
传授小知识点:用笔: 中、侧锋,轻、重、缓、急等。
用墨:干、湿、浓、淡等。
( 学生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体验笔墨,为画梅做好前期准备。 )
四、展评、拓展
1、展示部分用笔、用墨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
2、布置学生课余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和图画作品, 以及与梅花有关的诗词、散文、佳句等,编辑成册或办成小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借助梅花的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意境,并能独立完成一幅梅花创作。
教学重点: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的韵味,用生动的线、形,在宣纸上画出高洁挺拔的梅花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国画用具等。
学具准备: 自制小册、小报、国画用具、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入
1、展示部分学生课余搜集成册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小报;
2、学生自由畅谈搜集的素材,并说说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梅花给自己的感受,老师予以充分肯定 ( 学生互相交流、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 。
二、体会、实践
3、线条的疏密。
4、花瓣的聚散和朝向。
5、勾花与点花。
( 二 ) 教师演示,学生体会。
( 三 ) 多媒体展示不同画家的梅花作品及画家作画的精彩过程,学生再次体会笔墨的特点
( 通过欣赏大师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画梅的方法,感受到画梅的乐趣。 )
( 四 ) 学生尝试画梅,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或有关诗歌、散文,大胆进行创作。
( 教师进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会画梅的乐趣。 )
三、展评、讨论
展示部分国画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
评价建议:
1、构思有什么特点 ?
2、用笔用线是否流畅、大胆 ?
3、笔墨韵味的效果把握的如何 ?
( 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课外拓展
师:“以物寄情”是中国传统绘画里最常用的一种手法, 同学们还知道梅花有哪些朋友也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呢 ?( 生答 )
_ 梅之佳友:
岁寒三友:松、竹、梅 四君子:梅、兰、竹、菊
雪中四友:迎春、玉梅、水仙、山茶
师:同学们知道有关这些花卉的画家吗 ?( 生答 )( 多媒体展示部分佳作 )
( 由梅花拓展到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兰、竹、菊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 ! 那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外练习,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尝试画一画这些题材。我会把同学们的这些画作举办一个小型画展,大家有兴趣吗 ?
教学拓展:
_ 熟悉对象
对所画对象仔细观察, 了解它的生长规律和组织形态,可让学生大胆作画,反复体会。
_ 借鉴传统
中国绘画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初学者要多看历代名家优秀作品,从中汲取精华,让学生多搜集名画作品,走“以法致道”之路。
_ 重视书法练习
古人曰“书画同源”, 因为中国绘画精神是通过笔墨表现出来的,通过练习书法,提高对笔性的了解。
_ 提高艺术修养
中国古代文学及诗词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宝库,它与“四君子”画交相辉映,让学生上网搜集与“四君子”有关的文学、诗词、散文等,汇编成册,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教学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