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导语:
⑹ 你们想看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给读出来吧!自由练读4、5、6自然段,再选择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7、8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1961年这难忘的泼水节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扩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交流。
2、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