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小蓝裙的故事》教案
导语: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
3、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批注感悟
1、默读课文,结合编者的批注,思考:课文写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的现象?用“”分别画出来。面对这些不协调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把想法批注在旁边。
2、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画出的句子;
①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②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
③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家里的整洁很不协调。
④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
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画出的句子,抓住“脏——小蓝裙”、“乱糟糟——漂亮女儿”、“杂草丛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洁”等的对比,理解“不协调”的含义。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句子。
面对这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学生交流批注,老师相机指导读相关段落。(如:谈到“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时,老师引导:是呀,每一位善良的爱美的人都想帮助小女孩梳洗干净,小女孩的妈妈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一起读第4段。学生读后评议,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特别是“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在与前面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读出惊喜的语气)
3、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清洁的街道就出现在这个城镇上。”为什么一条小蓝裙会改变一条街道?(抓住每一次由不协调到协调再引发新的不协调的变化,从而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4、猜一猜,这个小镇还会有哪些变化?(可从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思考)
小结:
多让人惊喜的变化呀!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个共识:每个人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就能创造出更多的美。
四、复述课文
指导学生抓住4次“不协调”记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组内讲,互相评议,再到班上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学会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同文中人物对话交流,体会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与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新的学期,有什么希望吗?你们队生活有哪些向往吗?其实,只要你有美好的愿望,一件小事也能引发周围不晓得变化。不信咱们就来学习《小蓝裙的故事》。
二、 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 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 查字典解决生字
3、 请几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4、 提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 学生在全班内提出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2、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
3、 思考:你知道故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各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5、 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四、 总结归纳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吗?
五、 布置作业
1、 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 熟读课文
六、 板书设计
小蓝裙的故事
小女孩
家里环境
不协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庭院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