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小蓝裙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小蓝裙的故事》教案

opp整理 | 日期:06-20

导语:

  4、课文写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的现象?学生找到后交流汇报。

  1)、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2)、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

  3)、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家里的整洁很不协调。

  4)、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不协调)

  5、通过哪几个字或词就可以感觉出不协调、(“脏”、“乱糟糟”、“杂草丛生”)哪些又能看出变化很大?(“小公主”、“焕然一新”)这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6、面对这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心里话说给大家听。

  7、找到课文中的可喜变化,有感情的朗读。

  8、这些不协调或新变化有哪些区别与联系?(环环相扣,彼此消长;影响越来越深,变化越来越大。)

  9、从这些变化中,能悟出什么?(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10、启发谈话:假如我们学校就是那座小镇,我们大家就是(文章中的小女孩);而我们每一位同学身上的哪怕很小的优点,就是(那条干干净净的小蓝裙);如果我们大家都睁大自己的眼睛来发现每一位同学身上的小蓝裙,并因为这条干净的小蓝裙而改变自己,那时我们班级会变得(十分美好),(我们学校也会变得多么的美好„„)

  五、练习。

  1、字词训练。

  1)、读生字、写词语、试运用。

  2)、区别形近字。

  脏 协 梳 栋 调 赃 胁 流 练 凋

  3)、多音字注音组词。 禁 脏 调

  2、完成教材中问题。

  1)、文中共出现了几次不协调的地方,读一读,说出这几次有什么不同?

  2)、当你看到小蓝裙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时,你想说些什么?

  3)、找一找我们身边不协调的地方,发表一下看法。

  3、指导学生讲故事。

  1)、围绕“不协调”和“新变化”来串讲故事。

  2)、注意几次改变的区别与联系

  3)、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六、作业:

  创编课本剧

  1、熟读课文,深刻理解与把握人物形象。

  2、小组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课本剧表演好?(如划分角色、艺术创编、形体语言等)

  3)、体现语文活动的特点,而不是单纯的表演。

  板书设计:

  小蓝裙的故事

  新 裙 子

  浑身脏兮兮

  小 公 主

  小 公 主 屋里一团糟

  焕然一新 焕然一新

  不 协 调 漂亮房屋

  漂亮房屋 不 对 劲 整齐清洁

  (小进步引发大变化,美需要靠大家创造)

  六、教学反思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

  2、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从而加深对课文、对主题的理解与认识。

  3、分析课文要由浅入深,不应停留在表面,不可浅尝辄止。

  4、复述故事、编课本剧都是好的方式方法,但是要落到实处,不该为了哗众取宠而流于形式。

  教学目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的。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和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要创造出更多的美,就应该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

  孩子们,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人们个个穿着整洁美观,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帮。说来也怪,这样高素养、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条小蓝裙有关,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蓝裙的故事》。(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