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声和春深》阅读理解试题
opp整理 | 日期:06-14
导语:
对散文情感的把握关键在于对文章散出来的那些内容的理解,说到底还是在于对散文特点的真正认识。在从头到尾的阅读流程中,我们要时时留意作者随着思路的展开情感是如何调整变化、深化、升华的。
12.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
答案: (4分)本文描述北国之景为衬托江南故乡风情的美好,更好地抒发思乡之情;《故都的秋》以江南景象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一点2分)
细解:首先要能了解两篇文章写南北景象的用意,然后再辨析两者的不同。分解开来,共有三步,一是写景的手法,一是写景的目的,一是所表达的情感。
从手法上看,都是衬托,是正意先不说,用一段话先叙说一番,再说出正意;经这一衬托,说出正意就更有力量(《写作技法词典》)。所不同的是,一个写北是为了写南,一个写南是为了写北,我们在写景的主次上要分清楚。另外,《故都的秋》南北景象从格调到作者的情感上都是相对的,所以是反衬。而本文作者对北国之景是我服了。后来也爱了。所以答案用了衬托一词。写景是为了抒情,还要比较两者所抒之情的不同。本文是思乡之情,《故都的秋》抒的是故都之秋的喜爱。
答题用语是评析而不是辨析,是因为在解答各自的用意时需要评价,前者是更好地,后者是鲜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