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声和春深》阅读理解试题
导语:
⒁这是春深了。
7.第(1)、(2)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第(5)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___(6分)
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入微。
B.作者对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
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
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生处境。
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
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相象的空间。
10.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11)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二)(20分)7.(2分)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答对一点即得2分) 8.(2分)作者认为弟弟表面上没有思乡,而潜意识里是思乡的(一点1分) 9.(6分)CF(一项3分) 10. (3分)空间上,作者选取多个地点,强调无论何处映山红都能绽放着;时间上,作者写出了映山红从盛到衰,再到盛开的多次反复的过程,突出映山红开放时间之长(一点2分,两点3分) 11. (3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少年生活的怀恋,也暗含报国之情和憧憬未来之意。(一点两2分,两点3分) 12. (4分)本文描述北国之景为衬托江南故乡风情的美好,更好地抒发思乡之情;《故都的秋》以江南景象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一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