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春声和春深》阅读理解试题

《春声和春深》阅读理解试题

opp整理 | 日期:06-14

导语:

  春声和春深⑴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⑶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噜嗦什么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⑷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⑸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

  ⑹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响。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⑺这是春声。

  ⑻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

  ⑼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在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

  ⑽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由,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⑾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蒙蒙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

  ⑿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遇上个外国风景油画展。我没有多少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⒀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