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伍子胥传(节选)阅读答案

伍子胥传(节选)阅读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5-28

导语:

  D.伍子胥勇敢机智,谋略过人。他一生颠沛流离,但最终还是受到吴王阖庐的重用,参与国家大政的谋划。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2)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道绝不得归。

参考答案:

  1.C(“愿”是希望的意思。)2.(1)友善;(2)掌权;(3)率领;(4)丧。3.D(A项中的两个“将”,分别是“将领”“率领”的意思;B项中的两个“为”分别是“为了”“作为”的意思;C项中的两个“会”分别是“准备好”“适逢”的意思。只有D项中的两个“欲”是“想要”的意思。)4.B(①说的是伍子胥和公子建,并非公子胜;④是讲伍子胥受到重用;⑥讲的是伍子胥欲报父兄之仇,劝吴王伐楚。)5.A(晋顷公以公子建作内应,并没有灭掉郑国。公子建被诛。)6.(1)到了吴国都城,正是吴王僚在掌权,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便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了吴王僚。(2)前吴王僚派遣两位公子率领军队进攻楚国,被切断了后路而不能撤回。

参考译文

  伍子胥到宋国之后,正遇上宋国发生华氏内乱,伍子胥就和太子建一道跑到郑国。郑国对他们很好。太子建又到晋国去,晋顷公说:“太子既然与郑国相友善,郑国也很信任太子,如果太子能为我作内应,我从外面来进攻,那我们一定能够把郑国灭掉。灭掉郑国,就封给太子。”太子便回到了郑国,事情还没有准备就绪,适逢太子因为一件私事要杀掉他的一个随从。这个随从知道他们的密谋,就把这件事报告了郑国。郑定公和子产杀了太子建。太子建有个儿子名叫胜。事发后,伍子胥害怕了,便与胜一起逃往吴国。到了昭关,昭关的守吏想捉住他们。伍胥只好与胜独身步行,几乎不能逃脱。追捕他们的人紧跟在后,伍子胥逃到江边上,江上恰有一位渔翁划船而来,知道伍子胥情势紧急,就将子胥摆渡过江。伍子胥过江以后,解下佩剑说:“这柄剑价值百金,就送给您老吧!”渔翁说:“楚国的法令规定,捉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米五万石,封予执之爵,那又何止一把值百金的宝剑呢!”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剑。伍子胥还没有走到吴国都城就生起病来,只好半道上停下来,讨饭度日。到了吴国都城,正是吴王僚在掌权,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便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了吴王僚。

  过了较长的时候,楚国边境地方的钟离与吴国边境地方的卑梁氏,都以养蚕为业,两个女子采桑时相互争抢打了起来,楚平王对此大为气愤,以至于闹到两国动用军队厮杀起来。吴派公子光进攻楚国,攻克了钟离、居巢两地,收兵回国。伍子胥对吴王僚说:“现在正可以一举攻破楚国,希望再派公子光率军伐楚。”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说:“那伍子胥因为父兄都被楚王杀了,所以劝说大王攻打楚国,他只不过是想替自己报仇而已。进攻楚国并不能一举攻破。”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在国内有自己的谋划,想杀掉吴王僚而自己立为王,在这种情形下不便向他讲对外采取行动的事,便推荐了一位名叫专诸的勇士给公子光,自己与太子建之子胜隐退到乡下种田去了。

  过了五年,楚平王死了。当初,平王从太子建那里夺走的秦国女子生下的儿子叫轸,等到平王死了,轸便即位为王,这就是昭王。吴王僚趁着楚国有丧事,派遣两位公子率军去偷袭楚国。楚国派军队堵住了吴军的后路,使吴军无法退回。吴国国内空虚,公子光就让专诸突然袭击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庐。阖庐做了吴王,志满意得,就召回伍员任命他为“行人”之官,参与国家大政的谋划。

  楚国杀掉了它的大臣郄宛和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逃出了楚国,投奔了吴国。吴王也任命伯做大夫。前吴王僚派遣两位公子率领军队进攻楚国,被切断了后路而不能撤回。后来,他们听说阖庐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就带着军队投降了楚国,楚国将他们封在舒。阖庐为王三年,出动军队与伍子胥、伯进攻楚国,攻克了舒地,活捉了以前叛吴降楚的两个将军。本来准备乘胜进军郢都,将军孙武说:“人民已经很疲劳了,不能再继续作战了,暂且等一等吧!”于是吴军便返回国中。